Fund策攻略:不同投資策略有辣有唔辣

Fund策攻略:不同投資策略有辣有唔辣

上期談過在動態資產配置中,「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今期介紹「固定組合策略」及「投資組合保險策略」。
「固定組合策略」主要是維持各類資產在1個固定比例。像某基金投資組合持有7成股票及3成貨幣市場工具,如果股價上漲,使股票帳面值相對貨幣市場工具的比例上升,基金經理便需要沽出部份股票,並換馬至貨幣市場工具,以維持原來的資產分布比例。相反,如果組合的股價滑落,則需減持現金增購股份。

升沽跌買 禍福難料
然而,固定組合策略採取「升沽跌買」的投資策略,受到資產比例出現變化所限制,不是從資產收益或風險管理角度出發,不容易確定是否達到「高位獲利」及「低位吸納」的效果,倘處理不當,反而會令組合出現於升市時放棄利潤、跌市時增加損失的雙輸局面。
「投資組合保險策略」是將份資金投資於無風險資產(risk-freeasset)項目,從而達致保證資產組合於某個比例的效果,然後再把其餘資金投放於風險資產(riskyasset),然後隨着市場變動去調整兩類資產項目的比例。當投資組合價值因風險資產收益上漲而上升,相關的投資比例也隨之提高,相反則會調降。
許多保本對沖基金便喜歡採用「固定比例投資組合策略」(CPPI)及「時間不變投資組合保險策略」(TIPP)。這兩種策略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達到向上攫取升幅及向下護本的效果。TIPP的操作理論基本上與CPPI相似,分別在於TIPP的護本水平可以隨着資產價值增加而向上調升。不過若果未能準確判斷合適水位,基金運作初期便要啟動護本停損或鎖定利潤機制的話,這或會抑制組合未來的獲利機會。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敏碩是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