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乍看,分明是好事;尋到根柢,才知道一直「表錯情」。
譬如說,傳統石雕多刻「和合二仙」,寓意因緣和合,夫妻間,就算床頭打架,也會床尾和,總之,拉拉扯扯過上一輩子,不會你捅我一刀,我回贈你一個大錘子。
查實這「和合二仙」,指的是寒山和拾得。《事物原會》載:「和合神乃天后山僧寒山與拾得也。」這兩個和尚,民間奉為「歡喜之神」。話說寒山和拾得同住一村,親如兄弟,而且,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子。這份愛,愛得隱秘,愛得彼此都懵然不覺;後來,寒山知道了拾得要跟那個女子結婚,悲憤啊,無癮啊,棄家到蘇州楓橋削髮為僧。拾得知情,馬上來到寒山住的地方,折一枝盛開的荷花獻給寒山,寒山手捧一盒齋飯出迎,哥兒倆相見,開心得不得了,於是,一起做了和尚,還開山立廟,建寒山寺。
「荷」與「和」、「合」和「盒」諧音,就成了「和合二仙」,或者「和合二聖」,是掌管婚姻的喜神。年畫裏,有二僧蓬頭笑面,一人手持荷花,一人捧着木盒,就是這兩個隨便撂下老婆,卻無厘頭地當上了神仙的東西;讓這種東西「掌管婚姻」,你說,是不是一場誤會?
春節,我們滿口「恭喜發財」,其實也有問題;「發財」兩字,《大學》治平章,有「不仁者以身發財」一句,朱子訓為「亡身以殖貨」。既明斥「不仁」,注又指為「亡身」,作為頌詞,本來大謬千古;可惜,財迷心竅,大家都不求甚解。
「發財」出身不好,「恭喜」,也不對。譬如說,人家開業,你來賀,會拱手道:「恭喜你開了一家大黑店!」恭喜,是好事已經發生了;沒發生的,該「預祝」,就像碰到乞兒,不付錢,可以擲下一句:「預祝你不日發財!」但笑嘻嘻的,作起揖來:「恭喜發財!」那就不知所謂;這乞兒,他已經在乞米了,還有甚麼值得「恭喜」的?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種一年一度的勒索行為,是有道理的:為免「不仁」而發了財的閣下「亡身」,所以,最好送點紅包,消災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