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佛士酒店 - 蔡瀾

萊佛士酒店 - 蔡瀾

看到一則消息,說新加坡的萊佛士酒店易手,賣給美國的地產投資基金會ColonyCapital。不知道會不會又變成集團式的現代化酒店呢?真的有點擔心。
做兒童時看到的萊佛士,已相當破落,但是建築物當然有它的獨特風格,門口一排排的旅人蕉樹,一經過就留下深刻印象。

SingaporeSling這種雞尾酒是這家酒店首創的,一直想喝,讀中學時寫影評,賺到了一點稿費就和同學去探路,因為長得較為高大,侍者也讓我們進去,喝了一杯,酸酸地,菠蘿汁下得特多,酒精很少,大失所望,至今我也不喜歡這種雞尾酒。
酒吧倒是寬暢的,樓頂很高,掛下風扇。還有一個打桌球的地方。在吧枱坐下,想起毛姆、卓別靈、海明威都曾經是座上客,更被文化氣氛感染。他們筆下的萊佛士,都不相同。
當年沒冷氣,傍晚在那裏喝酒,還是感到很熱的。數十年後,萊佛士酒店加了一個新翼,裝修得很漂亮,到處有空調,但還是保留着古色古香。我再也不是付不起房租的小子,入住RudyardKipling套房,在他曾經寫稿的書桌後坐下,過過做小說家的癮。
入住萊佛士,最高享受是在它的小劇場中看喜劇,當然不是甚麼名演員,但是依足英國傳統表演,非常入戲。
在新翼中有一個叫「長吧」的地方,進口處有一個麻袋,裝着上百斤的花生,讓客人自己去抓一把來剝,吃完把花生殼扔在地下。在嚴禁拋垃圾的國度中,這是一項唯一的發洩的行為,非常過癮。但是很奇怪地,萊佛士住得不如曼谷的東方文華那麼舒服。
後來我愛上由郵政局改裝的Fullerton酒店,萊佛士就少住了。現在聽說由美國人來管,乘還沒改變之前,下次去新加坡趕快多住幾晚,雖然美國人答應一切照舊,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變是騙人的,美國人的品味,再過一百年,也提不高,我這一輩子,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