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埔蜻蜓品種不斷增加

米埔蜻蜓品種不斷增加

【本報訊】一項有關蜻蜓的研究發現,最少有二十八個品種的蜻蜓現時在米埔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當中廣瀨妹蟌屬全球瀕危品種,另有十五種本港罕有或不常見品種。綜合米埔以往的紀錄,該區已錄得至少五十一個品種,佔本港一百一十二個品種的四成半。

春夏間最活躍

世界自然基金會由○三年七月至本年六月進行上述研究。基金會教育主任王偉東表示,研究期間蜻蜓品種的數目不斷上升,包括發現全球瀕危品種廣瀨妹蟌,該品種只曾在香港及日本發現。工作人員亦首次發現過往從未在米埔區內錄得的黑背尾蟌,這種蜻蜓過去只曾在本港少數其他地方錄得出沒紀錄。他相信未來可於區內發現更多新品種。
他表示,若市民有興趣觀賞蜻蜓,可到米埔、沙羅洞及新界鄉郊等,市區常見的蜻蜓則只有八至九種,其中以黃蜻最為常見。蜻蜓成蟲在春夏間最活躍,但秋冬也有蜻蜓出沒。
基金會培訓主任蘇毅雄指出,進行研究的米埔池塘以往曾經乾涸,但自九十年代起,該會將部份淤塞的基圍改建成淡水池塘。是次研究結果證實,只要有適當的管理,經重組的人工生態環境也可成為不同野生生物的理想居所。

褐斑異痣蟌的尾部呈螢光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