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爆今年首宗日本腦炎

港爆今年首宗日本腦炎

【本報訊】衞生署昨日證實今年首宗日本腦炎個案,患者是一名五十四歲居於石硤尾男子,他在患病前曾在有不少港人置業的東莞常平居住,至病發才回港治療,故被列為外地感染。
有微生物專家稱,現時是南中國地區日本腦炎高峯期,若在南中國的郊區居住逾一個月,應注射預防日本腦炎疫苗。
該署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該名居於石硤尾的男子,今年五月至七月初曾在內地東莞常平居住,在本月四日出現無力、發燒及頭痛症狀,返港就醫,曾向私家醫生求診,本月五日進入廣華醫院醫治,本月二十日康復出院。

居石硤尾 外地感染

患者家人並無出現日本腦炎病癥。該中心調查後認為,患者在感染日本腦炎的潛伏期時並不在本港,故列為外地感染個案,而去年本港則有五宗本地感染個案,一人死亡。
該中心發言人說,患者家人均沒有出現病徵,中心正監察其家人的健康狀況,而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接到該中心的呈報,即在石硤尾患者居所附近展開蚊患調查,了解蚊患情況,但由於患者並非在本港感染,故署方沒有就此個案展開特別滅蚊行動。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稱,由於日本腦炎並不會人傳人,因為人類即使染病,體內的日本腦炎病毒也不會像豬隻或野鳥般多,故蚊子叮咬了患者後,再叮人的傳播風險不大。
至於內地日本腦炎情況,他指出,內地除新彊、青海及西藏三個地區沒有出現過日本腦炎外,其餘地區均有日本腦炎紀錄,而中國南方是全國最多日本腦炎個案地區,四至十月個案最多,他認為港人若長期在內地郊區居住,應注射預防疫苗,但居於市區應則不用注射,但必須做足防蚊措施。
日本腦炎是經由庫蚊傳播,患者有可能出現腦膜炎等嚴重病癥,死亡率可高達三成,本港去年有五宗本地個案,前年則有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