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再有多一名市民感染豬型鏈球菌,患者是一名二十六歲居於天水圍的男子,本月初呈現發燒及腳踝痛等症狀,進入廣華醫院治療。患者任職裝修工人,並無接觸生豬及生豬肉紀錄,暫時仍在追查其感染來源。
該名二十六歲患者於本月五日開始出現發燒、左腳踝痛及右臀痛,入廣華醫院治療,本月十二日出院。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稱,患者的職業與豬隻無關,最近也沒有接觸生豬,未到過農場及接觸生豬肉,進食的豬肉都經煮熟,故該中心仍在調查其染病途徑。
患者是今年第六宗個案。有醫生說,其他動物如牛、羊、馬、狗及貓也有可能帶有豬型鏈球菌,雖然較由接觸豬隻傳染機率為低,但也應留意會否由接觸其他動物而染病。
已出院半月 當局否認隱瞞
患者於本月十二日已出院,但衞生防護中心昨日才公布,中心發言人強調並非隱瞞,因醫院方面是在前日向中心報告有關個案。醫學界代表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稱,此病並非指定呈報傳染病,「所以唔可以話醫院遲報」,除非感染與其職業有關,否則根本毋須呈報。但他同意將之列為指定呈報疾病,醫護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呈報。
此外,一名黃姓的雲吞師傅,在十年前感染豬型鏈球菌,他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上稱,當年病發時發燒發冷,四肢關節痛,後來更昏迷,「成個人失晒控制」,醫生懷疑是感染腦膜炎,接受二十天用藥療程後康復,卻有中度失聰後遺症。他強調,職業所需「我哋揸把刀嘅,幾個鐘頭要切百幾斤豬肉都係好等閒」,所以有時弄少許傷口也未必感覺到,他現時每當切豬肉都會戴上鋼手套,避免切傷受到豬型鏈球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