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面前聲量 調低周圍雜音<br>新一代人工耳蝸聽得更清楚

加強面前聲量 調低周圍雜音
新一代人工耳蝸聽得更清楚

【本報訊】患上嚴重聽障者,除精神受到困擾外,人際關係也受影響;即使佩戴助聽器,幫助也不大,但隨着人工耳蝸植入系統的面世,聽障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一名接受第三代人工耳蝸植入系統手術的吳先生表示:「以前成日聽錯嘢,又唔知孫仔講乜,冇晒人生樂趣,好辛苦,𠵱家聽到嘢,真係好開心。」第四代的人工耳蝸植入系統會在下月引入香港,人工耳蝸系統連植入手術費約需三十萬元。 記者:黃嘉寶

六十四歲的吳先生昨日出席第四代人工耳蝸植入系統面世記者會時稱,九七年時弄破了右耳耳膜,最終右耳失聰,○○年時左耳也因退化而逐漸失去聽力,從看電視覺得「細聲」,至後來更退化至完全聽不到聲音,並需要佩戴助聽器,直至去年十一月才接受植入人工耳蝸系統手術。「之前酒樓都唔去,甚至連助聽器亦唔戴,因為太嘈,𠵱家聽力恢復八成,可以去飲茶啦。」他認為,手術改善家庭關係,人也變得開朗。

手術存在風險不大

年僅十一歲、在幾個月大時被發現患上嚴重聽障的盧啟進,自小聽力已有問題;盧爸爸坦言助聽器的幫助不大,兒子依然聽不到某些聲音,始終需要配合手語溝通,「佢唔鍾意戴助聽器,成日除,我哋咪用條繩綁住佢,塞到佢隻耳仔紅晒、腫晒。」經語言訓練中心的介紹,啟進在三歲時接受有關手術。他昨雀躍地說:「以前講嘢好辛苦,𠵱家同同學溝通無問題。」在旁的盧爸爸稱,雖然兒子現在的說話能力仍與正常人有異,沒有抑揚頓挫,「但係佢無啞,已經將個缺陷嘅影響減至最低。」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系耳鼻喉組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助理教授指出,上述手術存在的風險不大,與其他耳鼻喉科手術相若,但當刺激體進入耳蝸時,若觸及面部神經,有可能引致面癱,機會率約是千分之一。
科利耳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黃家偉強調,新一代的人工耳蝸植入系統提升避免碰到耳壁神經線的技術,又可將使用者面前的聲音加強,把其他方向的聲音調低,提高輕柔的聲音。他認為二至三歲是語言學習關鍵時期,先天性患者應及早診治,以免影響日後的說話能力。聽障人士可向港大、中大、伊利沙伯醫院、香港港安醫院及浸會醫院等查詢有關手術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