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接受《上海證券報》訪問時指出,人們不應該太關注人民幣滙率水平的漲漲落落,如同利率產品是一種資金價格,滙率變動是永恒的,滙率也會隨着外滙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變化,不要指望央行控制滙率的漲跌。
中國外滙交易中心美元兌人民幣昨日以全日低位8.1080元收市,較上日的8.1128元下跌,為上周四升值以來,人民幣最強的一天。另外,歐元收9.7778元人民幣;日圓收7.198元人民幣;港元則為104.22元人民幣,港元自人民幣升值以來每日均轉弱,昨日是上周四以來的弱勢。
另外,最新一期《恒生經濟月報》稱,基於人民幣滙率機制已展開改革,如本港要設立人民幣債券發行機制,值得研究先將人民幣存款服務,擴闊至同在香港及內地均有業務的企業。
月報指,要在港建立人民幣債券平台,必須先解決誰可購買這些債券、所需的人民幣資金從哪裏來,以及怎樣處理從發行債券所得的人民幣資金等問題。
港人民幣服務宜放寬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先放寬現時對在港人民幣金融服務的限制,包括容許企業開立人民幣存款戶口、放寬每日兌換人民幣2萬元上限、容許金融機構投資人民幣債券,以及容許企業將人民幣滙返內地及由內地滙來香港。
鑑於內地和香港之間經濟活動日見頻繁,月報認為,擴展在港的人民幣服務,可讓兩地的個人及企業同時受惠。目前可先研究將現時的人民幣金融服務,擴展至同時在香港及內地營運的企業,讓他們將所有的交易在港進行結算,如此將大大減低其交易成本及提升營運效率。
不過,恒生指出,進一步擴展在港的人民幣金融服務,需要在外滙管制與滿足在內地以外對人民幣服務需求上作出取捨。兩者之間必須取得平衡,才不會對內地的貨幣及金融體制,構成過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