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陸續有市民因接聽直銷電話而被入稟追討賠償。提供消閒優惠券服務的電話直銷公司「萬有會」,其董事梁國基昨證實,連同前天被入稟追討的九宗個案,合共有約三十人因在電話中答應入會後沒繳交會費而被索償。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由於現在沒法例監管電話直銷,消費者委員會應動用訴訟基金,協助受影響的消費者。
萬有會公司職員會透過電話,游說市民付九百八十八元的年費入會。當對方在電話中答應入會,該公司即會在電話內核實市民資料,並錄音存檔,及後寄出優惠券。
被告歎求助無門
萬有會董事梁國基昨表示,公司早在本周二已入稟向十名沒按口頭協議繳費者追討賠償,昨天有九宗個案,另有約十宗個案排期在九月上庭,當中有一部份是早前缺席聆訊的個案。前天有九名市民因在去年底答應入會,但事後沒交會費,遭萬有會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會費及另外五百元行政手續費。
其中堅拒屈服的周先生昨得知有約三十人被萬有會入稟追討後說:「咁多人唔肯交錢,呢間公司銷售手法一定有問題。」周先生一直想報警求助,但怕警方只備案了事。他也曾到消委會投訴,但消委會只作記錄而沒跟進。「我有啲求助無門嘅感覺,但希望被告嘅市民爭取到底。」
籲消委會提訴訟
由於現時沒法例監管電話直銷手法,本身是大律師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鄺志堅認為,消委會應以高姿態動用訴訟基金,替受影響市民打官司。他指小額錢債審裁處的案例沒約束性,消費者如輸了官司,可上訴至高院,得出有約束性的裁決,「如果裁決保障唔到消費者,立法會就有理由要求立例監管」。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表示,是否動用訴訟基金要由專責小組按每一個案作個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