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九廣鐵路不斷發展,除西鐵及馬鐵,落馬洲支線亦預計在2007年完成啟用,有關職位亦相應增加,九廣鐵路助理列車操作經理凌俊章表示,招聘新員工的活動一般會在服務投入前半年開始。有興趣投身列車司機的人士,不妨先看看現職人士的經驗之談。
列車司機劉建邦於2000年6月入職,當時他只是檢票員,「中七畢業後入職做檢票員,一年後見到公司內部招聘列車司機,覺得工作較有挑戰性,職級亦較高,於是嘗試應徵。」
返早更 須清晨起床
順利當上列車司機的劉建邦表示,首要克服的問題是輪班制,「尤其早更,早上約5時便要回到公司準備首班列車開行,我住在石硤尾,早上3時多便要起床,冬天就最辛苦。」
他形容每天的工作是在同一路線上「揸車」,由尖沙嘴至羅湖站每程約42分鐘,一日約來回4次。由於電腦操作,所謂駕駛,只有在特別情況下才需要人手操控,但劉建邦認為:「工作並不沉悶,而是要聚精會神,例如當知道路軌上有工作人員在工作時,便要加倍留神,『埋站』時又要留意有沒有乘客站得太近列車。」列車關門時更要留神有否乘客衝門等,都要一眼關七。
列車司機大部份時間都要待在面積狹小而幽暗的駕駛室內,只會到站時才稍稍離開列車駕駛室察看火車門是否關好,一整列火車的運作都操控在司機手裏。助理列車操作經理凌俊章指出,列車司機必須具備獨立工作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日常工作有一定的程序及規條讓列車司機執行,若遇上突發事故,在一般程序以外還得依靠列車司機的個人判斷及處理手法。
遇突發 靠個人判斷
劉建邦慶幸未遇過重大事故,他說:「最普遍的是乘客感到不適需要協助,亦試過機件出現小故障等,都屬輕微事故,能夠快速把問題處理好,其實有很大滿足感。」
一次劉建邦駕駛一列新火車,行駛至大學站時冷氣機忽然不能運作,「當時已即時聯絡控制中心找維修人員來搶修,但由於是炎夏,不少乘客都鼓譟起來,更有男乘客跑出車廂用粗口大罵,於是我嘗試重新啟動電池,結果冷氣機重新運作,才把乘客安撫下來。」
新挑戰 考取中港牌
對於工作上的期望,除升職外,劉建邦更希望嘗試不同崗位,尤其希望能駕駛九廣通路線,「這條路線橫跨中港兩地,雖然一程只是1小時45分,但司機必須考獲內地的火車駕駛執照,但該考試並不容易通過,司機還要接觸兩地控制室,內地的鐵路規則跟香港又不一樣,所以對列車司機來說是一項挑戰。」
記者:葉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