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2%,被市場解讀為這只是初步升值措施,及後人民幣或會按每日0.3%的波幅繼續上升。但人民銀行卻再一次強調,這次升值2%的行動,已反映市場狀況及實質需要。
如果市場仍然覺得人民幣滙價偏低的話,熱錢有機會繼續流入,而人民幣每日波幅定在0.3%,有些人可能認為波幅太小,但事實上,每日滙率改變千分之三,幅度其實並不算小。
早前人民幣未升值前,1年期不交收遠期人民幣合約的折讓價超過4000點子,預期人民幣1年升值幅度有5-6%以上。以每天0.3%的幅度移動,1周有5個交易日計算,4星期滙率便可升6%,那麼遠期人民幣合約的折讓便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完全消失。
雖然人民幣滙率機制轉換了有管理的自由浮動,但始終人民幣不是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因此要人民幣大幅升值,如果政府政策不配合的話,不是那麼容易達到。
博升值未必要買實幣
有些朋友會問,既然人民幣長遠會升值,那麼每天把2萬港元轉成人民幣(上限),是否明智之舉?
在香港,要從人民幣升值之中得益,除了持有人民幣現鈔外,持有人民幣資產也可以。只要看看近日國企紅籌股的強勢,便可略知人民幣升值對股市的影響。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