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趣味 - 陶傑

小眾趣味 - 陶傑

電台怎樣做小眾節目?超紐約趕倫敦,不妨看看倫敦怎樣做。
倫敦的第四台(RadioFour)舉辦了一個選舉,選全英國公開收藏最優秀的油畫傑作,請了幾家藝術專家提名,再讓聽眾投票。
大英博物館館長麥雷格提名法國畫家夏爾丹的瓶花靜物寫生。為甚麼選這幅畫?麥雷格說:「因為這幅畫很小,小得玲瓏。我知道理由或許有點怪,但我在看這幅靜物的時候,時時感覺畫是我畫的。畫家的筆觸很廣闊,用彩甚豪,令人覺得親近可喜,一幅油畫就應該是這樣。我第一次看見這幅畫時是十三歲,現在看來還歷久常新,真的很神奇。」
倫敦國家肖像畫廊館長西蒙,選的是英皇亨利七世的畫像:「亨利七世凝視着觀眾,穿着象徵蘭卡士打家族的紅袍。他的一雙手很自然地放在窗台上,我喜歡這個自然的姿勢,因為很有人性的真樸感。」

倫敦葛德蘭美術學院女院長史華蘿挑選了馬奈的《酒館侍女圖》:畫面中有一個栗髮的女侍應,站在長桌前面,桌上有一盆蘋果,五六瓶紅酒。她身後還有一個女侍應,背對觀眾,畫面的背景是餐廳盈座的賓客,畫出了十九世紀末巴黎的繁華。
「我喜歡馬奈筆下的女人。這幅作品用古典傳統的風格,描畫了他生活的當代,非常突破。他是一位寫實的現代主義大師,這幅畫如常地挑戰世俗,而且多角度的大畫面,有一種鏡子幻象的效果。」
甚麼是電台的小眾節目?不是找幾個高官來推介一本所謂好書︱︱「名人」推介「好書」,他不必真正讀過,只要看看書背的簡介,叫助理胡混拼湊幾句就成為他的感想,例如唐詩三百首,「令人仰慕唐代的傳統文化」之類︱︱看一幅畫卻不同,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還要有藝術史的合理的知識。
第四台找來專家提名名畫選舉,讓市民最後再投票。公眾看看這幾幅畫,讀專家的評論,然後投下自己至愛的一票。請問,這種節目是「小眾」還是「大眾」呢?
答案是:當一個國家知識普及,人人都崇尚美感,有一個自由而通澈的人文教育制度,有一個慈悲為懷的中產階級,小眾的高品味也同時可以是大眾的志趣,大眾的心頭愛也是小眾的回聲。大眾和小眾沒有分別,當小眾優雅的時候,大眾的圖書館,沒有誰吆喝喧嘩、吐痰挖鼻孔。這樣的社會,本來就和諧,直到恐怖組織仇恨的炸彈的一響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