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逾15萬件 銷往日本 拘11男女<br>假BURBERRY倉撿億元貨

數逾15萬件 銷往日本 拘11男女
假BURBERRY倉撿億元貨

【本報訊】海關破獲本港歷來最大宗冒牌貨案件,撿獲超過十五萬件準備運往日本的冒牌成衣及皮具,其中九成是偽冒英國名牌BURBERRY,零售價總值超過一億港元。行動中,海關共拘捕十一名男女,包括兩名公司董事,海關同時首次於侵犯商標案件中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凍結犯罪集團二千萬元資產。 記者:譚健文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督察譚耀強指出,鑑於今年初機場海關人員撿獲出口冒牌貨有上升趨勢,海關於是進行監察及分析,至三個月前透過空運貨物清關系統,在機場監察得一批可疑貨物,於是展開深入調查及搜集情報,前日終在機場內截獲一批共四十二箱出口往日本的懷疑冒牌貨。

兩被捕者為公司董事

海關根據線索,前日凌晨調派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特遣隊、財產調查課,以及電腦分析及應變小組共一百名人員,展開一個名為「狙擊手」的行動。關員兵分多路突擊搜查尖沙嘴、土瓜灣、深水埗、長沙灣及沙田等十八處地點,包括一間商舖、八間公司、三個貨倉及多個住宅單位,共拘捕九男兩女(二十一至四十八歲),並在郵政局截獲四箱寄往日本的快郵包裹,內裏全是冒牌貨。
海關指出,被捕人包括尖沙嘴一間公司的兩名分別姓吳(四十四歲)及姓孫(四十三歲)的公司董事,相信是集團主腦,兩人將落案控以有關罪名,其餘九名被捕男女則獲准保釋候查。
行動中,關員共撿獲約十五萬七千件冒牌服裝及皮具,批發價約值六千二百五十萬港元,九成是偽冒英國名牌BURBERRY,小量是偽冒POLO牌子,包括有衣服、領呔、頸巾及帽。

買家來港定貨內地製造

關根據調查所得,該集團牽涉多間製衣及貿易公司,並於日本有銷售網絡。日本的冒牌貨買家首先會來港,到尖沙嘴的貿易公司挑選及訂做冒牌服裝及其他貨品,該公司以一間童裝公司作掩飾,以逃避海關偵查,當日本商人落定單確定款式及數量後,集團會將定單分發給三間本地供應商,由他們安排在國內廠房依定單生產冒牌貨。內地生產商完成生產後會將冒牌貨運返香港,並存放在土瓜灣旭日街一個佔地一萬方呎的貨倉,進行重新包裝付運往日本。

首凍結侵權資產二千萬

集團會將冒牌貨以虛假公司名稱分每星期兩至三次運往日本。海關指出,該批冒牌貨運到日本,會以網上銷售或在一些低檔次的商店,當作真貨以半價出售,估計全部賣出總值超過一億港元。海關又表示,相信該集團已活躍一年,營業額達二千萬元,海關相信經已瓦解一個龐大的冒牌貨集團。
另外,海關將會首次於侵犯商標案件上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凍結案件中涉及的犯罪集團及集團主要成員資產估計高達二千萬元。過往海關只在毒品及盜版案件中曾經引用有關條例凍結涉案者資產。

海關人員搜查土瓜灣一間貨倉,在內撿獲大批冒牌貨品。
海關提供圖片

《皮具手袋》撿獲的冒牌BURBERRY貨品。

《帽子、絲巾及領呔》撿獲的冒牌BURBERRY貨品。

《帽子、絲巾及領呔》撿獲的冒牌BURBERRY貨品。

《如何區分真假BURBERRY衣服》真貨--手工及質料幼細,縫口不會有線頭,商標四周均密縫。

《如何區分真假BURBERRY衣服》冒牌貨--手工及質料粗糙,縫口有線頭,商標只縫左右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