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勿隨便透露本身資料<br>真人直銷電話不納入監管

消委會:勿隨便透露本身資料
真人直銷電話不納入監管

【本報訊】直銷電話近年大行其道,已近氾濫程度,當局計劃明年立法監管濫發電子訊息,包括傳真、電郵、短訊及錄音形式的直銷電話,但不包括以人手逐一打出的「真人對話」式直銷電話。消費者委員會副總幹事劉燕卿呼籲消費者,當接獲直銷電話時,為保障本身利益,切勿未經深思熟慮即將個人資料透露給對方。

須諮詢方考慮規管

電訊管理局不把真人打出的直銷電話納入監管範圍,因認為這種直銷電話成本較高,打出數目相對較錄音系統大量撥出的少,而且不少商業機構會以此方式接觸客戶或準客戶,不希望影響這類正常商業活動,因此會在經過廣泛諮詢後,才會考慮是否進一步規管這類直銷電話。
劉燕卿指出,在當局未有監管前,消費者為求自保,在接獲這類直銷電話時應小心應對,未經深思熟慮及決定光顧前,切勿向對方透露身份證號碼、信用卡資料等;過去消委會也曾接獲消費者投訴,指對方在電話中原只謂索取信用卡等個人資料作參考,但其後竟即時過數。

勿倉卒作交易決定

若需要對方提供進一步資料,劉燕卿表示,可查詢對方是否有網站等途徑,以了解對方的背景及產品;而較為「公道」的直銷公司也應在客戶初步答應交易後,隨後再聯絡客戶確認交易詳情。消委會發言人又補充,消費者在未清楚了解直銷公司的背景前,切勿透過電話進行大額交易。
警方發言人也提醒市民,接獲聲稱為直銷電話時不要倉卒作出決定,必須詳加考慮,了解交易的內容方作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