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賣便宜勞力,賺取豐厚外滙,西方諸國眼紅,只因不願賣力。人家一分錢半分力嫌多,內地同胞一半錢三分力取之有理;減價兼辛勞也招妒,西方人自有乞人憎之處。北歐、俄羅斯還有波羅的海三國,一個賽一個貴。挪威奧斯陸,吃一頓最冇味道最普通的午餐,大概二、三十美元,另加香港嚷了多年的VAT,25個巴仙;嚇你一大跳,即是一個四十元「麥噹噹」另加十元稅。芬蘭不算富有,但價錢跟世上首席富有的鄰國丹麥與瑞典不遑多讓,都貴;一杯Latte四歐元、法國月牙麥包兩歐元……我們香港人賺的肯定比赫爾辛基人多,但一般使用只是他們的二分一甚至三分一,公援綜援者也貴自知了。
Estonia(愛沙尼亞)離開蘇聯體系方十多年,窮是肯定的了;當地人說老人家退休才拿二千Kroon(一Kroon大約一港元),租金便去了一千五百,餘下五百Kroon,在雜物價錢不比一般北歐國家便宜多少的情況下,生活有多苦?
但從首都Tallinn(塔林)的城貌看來,窮得有貴氣,叫異鄉人走過十分舒服。這是一個充滿中世紀氣氛的古城,山頂上的Toompea古堡建於1219年,其他教堂、高塔、大宅不少建於十五世紀之前。雖然曾被蘇軍炸去近二分一,獨立後迅速重建,如今出落得相當漂亮,跟歷史文化名城布拉格當然相差有距,但對鄰近的德意志國民說來,倒是一處十分漂亮的度假好去處。
不過,酒店房價相當貴,例如不在乎幾粒星的boutique酒店「三姊妹」(TheThreeSisters,京都亦有同名酒店,一所為新式,另一所為tatami和式),由三座四、五百年的老房組成,最平的房間由三百四十歐元起,想想小城風光而已,怎值?
不過Estonia人民十分友善而漂亮,對人有禮,不見商業虛浮氣。相對聖彼得堡人頗寒酸的面貌,與商店及市場上千篇一律悶得要命的旅遊商品,例如一個藏一個的木公仔MatryoshkaDolls、復活蛋、民族披肩、前共產黨軍用諸物;Estonia人卻以傳統工藝配合創意心思,設計出不少又特別又實用的產品,雖然不便宜,但叫人買得開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