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強制全民參與 學者斥變相加稅<br>周一嶽:醫療供款1%太低

擬強制全民參與 學者斥變相加稅
周一嶽:醫療供款1%太低

【本報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當局正構思仿效強積金制度,推行強制性的全民醫療供款,從所有市民的入息中徵收固定比率的金額,以應付公營醫療服務的開支,供款人退休後不能取回款項。供款率未有定案,但周一嶽明確表示,月薪百分之一的供款率太低。有學者直指構思是變相加稅,也會帶來濫用資源的道德風險。 記者:蔡元貴、雷子樂

周一嶽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表示,構思中的全民強制性醫療供款仿效強積金,佔入息比例多少未有定案,但百分之一則肯定太少,「百分之一係比較少啲,外國啲儲蓄計劃同保險計劃,百分比都比較大啲。譬如喺新加坡同其他國家,儲蓄方面有成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

鼓勵購醫保考慮扣稅

有關計劃需要社會取得共識,最快五至八年後方可推行。周一嶽形容這是「一定限度的全民保險制度」,所有人都要供款,不限於納稅人士。這種制度非用作支付個人醫療開支,供款是放進中央基金,以支付公營醫療服務的支出;供款不同強積金,退休後也不能取回。為了鼓勵個人購買醫療保險,衞福局會考慮給予個人醫療保險扣稅。
在新加坡長大的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說,新加坡的強制醫療供款制度非常成功,大大減輕政府的醫療開支。但他指出,新加坡推行的並非中央供款,僱員每月供款百分之六至七,供款只給自己使用,而且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私家醫院主導,競爭大,某些收費比香港的公立醫院還低。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反對全民供款,認為在強積金之外再推行醫療供款是雙重供款,「最慘就係呢啲供款將來未必能夠享用番,所以我哋對呢個制度成效好懷疑。」他說,除非政府減稅及提供個人醫療保險扣稅,否則絕對不贊成全民醫療供款。

制度會帶來道德風險

曾淵滄指出,在中央供款下,掙錢愈少、供款就愈少,但分享得到的福利卻一樣,這樣對中產較不公平。他說,周一嶽昨日提出的則是變相抽稅,破壞了香港百多年的低稅政策,「政府唔想直接加稅,高稅率會違反《基本法》,惟有另起名目,實質上好明顯就係加稅。」
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則擔心,強迫供款會打擊消費意欲,影響經濟。制度亦會帶來道德風險,「潔身自愛嘅健康人士,日後就要補貼食煙飲酒嘅人,咁樣好唔公平。」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說,推行類似制度的台灣,制度已瀕臨破產,「病人會濫用資源,醫生亦都會為咗賺錢,唔需要做嘅療程都做。」
醫學會副會長史泰祖則原則上贊成供款計劃,認為全民參加保險有助分擔風險、減低保費。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智思也支持構思,而且認為佔入息百分之五的供款率也太低,「公共醫療開支逐漸增加,再唔改革,只有死路一條。」

為解決龐大公共醫療開支的融資問題,政府如推行強制性全民醫療供款,學者指對中產不公平。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