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地方保護主義要不得! - 何洋

蘋論:地方保護主義要不得! - 何洋

這幾天,內地九個省區的行政首長以及香港和澳門的特首在四川舉行第二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泛珠三角區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省區以及港澳兩特區,所以又稱為9+2。作為一個區域發展模式,泛珠三角這個構想最先於○三年由廣東省提出。隨着第一屆論壇去年在港舉行,落實這個設想的工作便正式鋪開了。
回歸後,為了更好地把握背靠國家的優勢,香港積極尋求與內地各省市的進一步合作空間,希望能藉此為港商開拓內地市場。無論是CEPA還是9+2的區域合作概念,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催生出來的。
的確,特區在加強本港與內地經貿關係的融合上做了許多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成果。據政府對CEPA所進行的效益評估,在第一階段所涵蓋的十八個行業中,去年因落實CEPA而增加的投資額達十億港元,估計這數字在本年會上升至四十五億。
CEPA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政策肯定已經為本港帶來一定的效益,但是,現存的問題畢竟還有不少,當中最突出的應是地方保護主義。
不少港商曾向媒介反映,在內地從事經貿活動往往會遇上一些地方官員為了保護轄區內企業的需要而對港商的運作百般阻撓。有了這些地方貿易壁壘,難免會壓縮港商在內地市場的活動空間,令CEPA和9+2般的宏觀政策的效用大打折扣。
從這個角度考慮,特區政府在積極策劃香港與內地在經貿上進一步融合的宏觀政策的同時,也要協助港商解決他們碰上的地區保護主義的問題。只有通過理順港商與內地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9+2這樣的政策的潛在效益才有希望全部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