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版的《時代》周刊(亞洲版),報道了中國政府不惜斥巨資在外國併購能源公司,與此同時卻在徵收內地的民間油井公司時,吝於發付起碼的補償金,地方政府甚至逮捕了代表民間業者的律師,而業者則東躲西藏以逃避迫害。
被捕的律師名叫朱久虎,與發狂言要用核武器毀滅美國一、兩百個城市的朱成虎將軍,名字相像,但代表的卻是中國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識形態。朱成虎代表的是不惜讓西安以東的人民全部死光光的滅絕人性的意識形態;朱久虎代表的則是維護法律、維護每一個公司的公民權的意識形態。
朱久虎是今年五月二十五日,在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調查「陝北民營企業回收案」時,被公安人員強行帶走的,帶走時並沒有出具任何法律手續。同時帶走的,還有九名辦理此案的法律代表,以及數目難以統計的當地農民和市民。此外,還有很多被官方稱為「油老闆」的油田業主遭到通緝,不得不亡命天涯,不敢回家鄉和自己經營的油田。後來當地警方通過非正式渠道透露朱久虎被抓的罪名是,「非法集資,非法上訪,非法集會」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等。
朱久虎案,所牽涉的是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不遵守合約,違反法律、與民爭利的嚴重問題。事件的起源,是一九九四年中國政府開放陝北油田民營,當看到民營利潤豐厚,於是近年又要收回由地方政府或中央企業中石油去經營,因此引起涉及人數眾多、金額巨大的民告官的訴訟案件,朱久虎就是代表民間業者的律師。
陝北雖曾經是古代繁華之地,但千年以來環境破壞嚴重,已是一片黃土。不過,土地雖貧瘠,地下卻礦產資源豐富。如中東沙漠地帶一樣,藏有石油資源。據《漢書》記載,陝北地區在漢朝時已發現及使用石油,因而此地可能是人類最早使用石油的地方。一九○七年清朝曾在這裏打出第一口現代油井,但隨後清朝、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石油開採都告失敗。
據專家學者研究,由於地質構造特殊,陝北的油藏都分散成小規模的一片片,互相不溝通,連結性差,開採成本較大。當地人形容這些油田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大規模開採,投資會虧損;只有單獨打井才能有效利用資源。因此,國有石油公司開採都長期虧損,得不償失。於是,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三日,經國務院批准,陝西省政府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即中石油)簽訂協議,從中石油及陝西油礦管理局擁有的礦區中,各劃出五百及五百八十平方公里,交給地方所在縣市招商引資進行開發,藉此圖改變陝北貧困落後局面。由此引致各路人馬紛紛投資打井,當地部份因採油而失去土地的農民也變賣糧食、牛羊甚至嫁女兒所得財禮,投資入股私人公司,去挖掘「黑金」。
據不完全統計,歷年在陝北加入民營油田投資者有六萬人,企業上千家。其中有成功採到油的,隨着油價上漲賺了,有不成功的,或者撤離,或者追加投資繼續找油井。三、五年下來,陝北的民間石油業已形成了七十億元資產的規模。
正當油價高漲,陝北民營石油企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二○○三年初,陝西省政府下令全部油井無償收歸國有。兩個月後,在抗議聲中改為適當補償,但總的補償額只有十三億元,還不到當時總資產的20%。一名業主表示,將油井設備賣廢鐵所得的錢還比補償金多。然而,這些私營油企業主,卻被政府強制地一個個抓去,強迫簽字,如不從,就抓住手按手印。情形有如中共控訴舊社會地主強迫農民賣女兒一樣。
北京律師朱久虎,去年八月帶着一個律師團,到陝北調查。他認為地方政府擅自解除合約是違法行為,而且在執行過程中公民的基本權利被剝奪。他理直氣壯地代表業者打起訴訟官司。但結果就被強行拘捕,至今既未審訊也未釋放。
這就是中國今天的「依法施政」,以及民營企業時刻會被「國家行為」吞併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