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科大霍英東稱不在乎命名

捐贈科大霍英東稱不在乎命名

【本報訊】科技大學獲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應允捐贈八億元,他昨日先向科大送上可於下周一兌現的三億元銀碼支票,科大可向政府相應配對至少一億五千萬元。科大校長朱經武表示,正構思如何答謝霍英東,包括以其名字進行命名形式。

霍震寰忘將真支票留下

科大昨舉行捐贈儀式,立法會議員霍震霆和霍英東基金會副主席霍震寰陪同父親霍英東出席。該八億元捐款分兩部份,其中三億元用於推動科大在六月初公布的《策略發展計劃2005-2020》報告中的擴建校舍及提升水平項目;另五億則交予科大在廣州南沙設立教研學院。科大副校長錢大康表示,日後研究生可到新學院研習。
霍英東在致辭時說,科大的新策略可加強香港與內地的教育及科研交流,又可提升學術研究水準,令科大成為世界一流學府,對香港和珠三角有深遠影響,「優秀大學應對一個區域有影響,而非只限於一個城市。」
科大與霍英東的合作關係,始於九八年兩方面及廣州市政府開始合建南沙資訊科技園,當時霍英東基金會撥二億元作建設費。霍老昨表示,若連同這次捐八億元,八年來共捐出十億元予科大,「唔係因為李嘉誠(捐給港大)嗰十億,而我哋就要湊夠一個數字,我哋同佢冇得比。」香港大學仍未正式收到李嘉誠的十億元捐款,科大昨日已取得部份捐款,過程頗「蝦碌」。在捐贈儀式結束後,已離開的霍震寰突然折返,原來他忘了將一張寫有三億元銀碼的真支票留下。

朱經武:正考慮如何回謝

科大校長朱經武表示,正考慮如何回謝,形式「乜都可能」,包括以霍的姓名為學院命名,他相信科大不會出現如港大醫學院以李嘉誠命名的風波,「科大較細,同事多數喺歐美返嚟,嗰邊命名好普遍。」霍英東被問及是否希望得到命名作回報時顯得不在乎,「提高科技水平、教研方面有發展已係報答……李生、個個都唔會為命名而捐款。」他又指八億元並不算多,「呢筆錢喺香港就好多,但喺大陸每個人買一隻雞蛋都唔夠。」

由霍震寰(左二)及科大校長朱經武(右)所持的一對對聯,是科大校方用以答謝霍英東(左三)的小禮物。

《科大生反應》
學生會內務副會長盧倩鷗:「政府削大學撥款,作為學生當然樂意睇到有捐款。我哋冇禮堂、校舍好細,捐款可以用嚟擴建。」

化學研究生Leo:「如果因為有人捐八億元而用佢嘅名命名,就好似有人買咗個名,學校要留意前車可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