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表示,當子女在學業上遇到挫敗及困擾,情緒及心情受到打擊,而未能得到適當宣洩、支持及開解時,父母不應疏忽子女這些情緒反應,父母一旦不懂處理只顧叮囑子女加倍努力,這些「鼓勵」說話可能適得其反,變成好心做壞事,使子女加多一重無形壓力,當他們一旦想不通及鑽牛角尖時,便容易做出不理智行為,釀成慘劇。
司徒漢明呼籲為人父母,要多了解子女的情緒,特別在他們遇到挫折時,要與他們傾談及讓其將心中不快樂的情緒得以宣洩,打開心窗,否則便要向社工及專業人士求助。
而身為子女當在學業或工作上遇到困難,應當作是人生漫長路程中的小風波,一兩次挫敗只是磨練人生,鍛煉堅強意志及建立信心的經驗。青少年亦可以多看一些名人及成功人士的勵志及奮鬥書籍,這有助自己衝破困局,當情緒無法得以宣洩及紓解,亦應找社工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