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外匯交易與日俱增

國際視野:外匯交易與日俱增

倫敦一向是全球外滙交易量最大的市場,皆因其在地理位置或曰時間差上得天獨厚。上半場(晏晝前)剛好接上亞太區各金融中心逐個收市前打來的平倉或過夜(做延期掉期,市場叫swap)盤,下半場又要與北美地區交鋒(大量往來成交),更何況全日都要與鄰居們(歐洲各大交易中心)過招者。據統計,光是現貨(spot)成交量每日約為2350億(美元.下同),若加上期貨(forward)、掉期(swap)、期權(options)等則高達7480億,數目可謂驚人。
至於屈居第二、現時正急起直追、在現貨市場力迫倫敦的紐約,可能就是因為在時間差上欠缺優勢(主要時間對住歐洲),縱使財雄勢大,至目前為止也難越雷池半步。然則因為美國在全球之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一有風吹草動、猛人講話,甚至吹起謠言,都極度受到關注或跟風押注者,就以人民幣升值前為例,你估美國高層會否是「春江鴨」,就算有道德到如斯諾般守口如瓶,難道只得財長先生一人知道乎?美元兌日圓在人民銀行公布新機制前成交量大增,又作何解釋?難怪美國在外滙現貨平均每日成交量直迫2000億,當然加上其他期貨、掉期和期權等僅為4500億,仍遠遠落後於倫敦,不過兩者加起來已佔全球外滙交易量超過一半,資金點流點走,兩兄弟豈有不知之理?

日圓具吸引力
隨着人民幣也「間接」加入戰團,其一舉一動,將會誘發其他亞洲貨幣呈現波動,當中尤以流通量大的日圓最為敏感和最具吸引。如果相信人民幣是one-waybet,那麼日圓在現水平豈不是抵買,何況在經濟續見起色、出口強勁的情況下,日圓再弱似乎藉口難尋,投資者不妨在112水平買日圓(沽美元)一博,止蝕仍放150點。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