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續見起色,正如本欄早前所指,這次復甦並非依靠政府大灑金錢後所製造的「假黎明」,而是由內部需求、投資和消費增加所帶動,這從近期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可見一斑。
更令決策者鼓舞的是出口並未因全球經濟比去年相對放緩而減少,6月份出口總值按年增長3.6%,當中輸往最大貿易夥伴美國之貨品比去年同期增加5.2%,出口往第2大買家之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亦分別錄得2.3%和3.2%增長,覆蓋面(消費、投資、淨出口)如此廣,又怎不惹來一眾分析員將日本全年GDP增長預測由早前的1.5%調升零點幾甚至1個百分點?全球第2大經濟體系若能按現時途徑移動,對扭轉「不平衡」現象,不失為另一支強心針。
經濟好轉,投資及消費信心逐漸恢復,股市又豈有不升之理,日經225指數在突破11500點的強大阻力位後,箭頭直指11800甚至12000點。此外日圓繼續走弱(兌美元由年初至今已貶值約9%),對維持出口競爭力有幫助,加上就業情況有所改善、工資增加,可望在短期內將通縮這頭怪獸徹底鏟除。資產價格不跌,銀行可放下心頭大石,在信貸方面也會爽手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實在可喜可賀。
恐日政府輕舉妄動
然而由於油價持續高企,導致企業成本增加,換言之利潤或因此而減少,假若外圍經濟因利率趨升或內需續疲弱而加速放緩,日本經濟可能會受某程度影響,股市能否一舉衝破12000,似乎存在疑問。不過這都不是令投資者憂慮之事,最令他們擔心的反而是日本政府會否見鴻鵠將至而殺雞取卵──提早結束零息政策和加稅而已。希望不會受天氣影響而頭腦發熱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