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近三十年,民眾收入不斷提高,連帶飲食習慣亦有轉變。內地昨日公布的人民營養膳食報告指出,內地人的飲食習慣已變為多肉、少菜、多甜,其中內地人的吃肉量更比四十年前高出十倍。
吃肉比40年前增10倍
該項名為「中國居民營養膳食與營養狀況變遷」的系列報告指出,內地城市居民日常所吃的肉為人體所提供的能量比率,由一九九二年的百分十五點二,增加至二○○二年的百分十九點二。美國學者波普金在報告中指出,一九六一年至二○○○年,全世界人們所吃的豬肉、牛肉、羊肉等動物性食物增加了兩倍,而內地人則增加了十倍。
內地人除多吃肉類,亦少吃蔬果。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何宇納表示,內地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水果消費量由一九九二年的八十點一克,下降至二○○二年的六十九點三克,蔬菜則由三百一十九點三克,下降至二百五十一點九克。
日常以果汁汽水當水飲
而由於現時蛋糕、雪糕、果汁、汽水等甜品種類不斷增加,甜食選擇愈來愈多,加上他們目前有較高經濟能力購買各種甜品,內地人的飲食愈來愈甜,並漸漸把果汁、汽水等當成日常飲用水。美國學者波普金亦指出,製作這些甜品的廠家一般情況下會加入甜味劑,人們的飲食亦慢慢變甜。不過,內地人的口味有所淡化,每人每日食鹽的平均攝入量由一九九二年的十四克,下降至二○○二年的十二克,為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兩倍。
該報告是以一九八九年至二○○二年的一系列營養、健康調查為基礎,加上三年的數據研究而成。
《法制晚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