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工業股將是受害者,理由是:人民幣升值,工業股的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困難。更有些人認為,人民幣突然升值,在內地開廠的企業,收到的定單是以美元計算,成本則以人民幣計算,一時間可能會有現金周轉的問題。
實際上,過去半年,大部份工業股股價早已一跌再跌,這一跌再跌的過程實際上已反映了人民幣可能升值所帶來的問題。
現在,人民幣第一輪的升值僅2%,可以說,過去工業股的跌價是跌過頭了,是過度的高估了人民幣升值的幅度。
為甚麼人民幣只升值2%?目的就是讓這些以出口為主的企業能夠有一段時間的準備,準備將來面對人民幣將升值所帶來的壓力,而目前的2%升值,對廠家的打擊是非常小的,一件出口貨品的成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入口的,在中國內地的附加增值一般不超過一半,因此,人民幣升值2%,出口成本的增加不會超過1%,這應該是可以接受的。觀看過去半年工業股的跌幅,一般多達10%至30%,的確是反應過了頭。
近來,藍籌股股價大幅上升,二三線工業股的股價顯然是落後了,趁着目前人民幣只上升2%的利好因素,工業股應該是炒落後的時候。過去半年,工業股股價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擔心中美、中歐的貿易戰,特別是紡織品的重新設定入口限額之事,成了過去半年人們沽售工業股的一個很好的藉口,現在人民幣升值了,美國與歐盟就難以再有機會指摘中國操縱滙價,貿易制裁的藉口沒有了,限額之事就好談了。美歐今後要做的事是集中力量,迫人民幣再升值。
人民幣再升值會不會打擊工業股?
不會的,除非該企業的老闆很蠢,中國政府宣布一個低的開始升幅,目的就是讓廠商做好準備對外加價,當所有的廠商同時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很自然的,所有的廠商就會同時加出口價以抵銷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已經公開呼籲在中國設廠的廠商加價。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