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普遍預期,內地以出口為主的勞工密集型行業,例如紡織製衣、家電等,將最受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有專家更估計,內地會因此減少逾五十萬個就業機會。其中,擁有一千九百萬工人的紡織業受影響最嚴重,隨着出口減少,將有大批紡織工人失業,引發的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T恤帽子純利只得7%
繼美國和歐盟對進口紡織品設限,導致定單減少後,中國紡織業現在又因人民幣升值,直接導致產品成本上升。山東樂陵魯辰製衣有限公司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T恤、帽等禮品類服裝,淨利潤率只有約百分七。該公司出口部經理李澤智慨歎,人民幣升值擠壓了原本已經微薄的利潤:「看樣子原靠低價走數量擴張的路是愈來愈行不通了。」
世華財訊分析師潘敘指出,中國紡織服裝業長期依賴出口,且以價格為競爭手段,因此在人民幣升值下將面臨收入下降的衝擊。他估計人民幣每升值百分一,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分別下降百分三點二、百分二點三和百分六點二,其中服裝行業因為最依賴出口,受損程度最大。
升值3%紡品出口跌3成
華東政法學院商學院名譽院長汪康懋則估計,若人民幣升值百分三,紡織業出口可能會因此下降三成,很多依靠低附加值產品、低價競爭的中小企業將難逃倒閉厄運,導致數十萬人失業。
最近一直參與人民幣滙改問題討論的國家信息中心專家祝寶良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後,中國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長會因此減少一個百分點,就業機會也因此減少五十至六十萬個,但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可望在兩年後消失。
本報記者
(人民幣升值系列 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