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休息:毛主席的「錯誤」讓美帝幫忙糾正 - 陶傑

星期天休息:毛主席的「錯誤」讓美帝幫忙糾正 - 陶傑

中國國防大學將軍學者朱成虎核襲還擊美國之說,震動全球。最初中方的反應是「只是個人意見」,後來美國震怒,再補充「不代表政府立場」,還加上一句「中國信守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人民幣升值的消息,本來應該等到九月國家主席訪美成行前夕,未知是不是眼看朱將軍的口禍闖大了,為了讓美國息怒才提前宣布。
朱將軍的話是「個人意見」?在中國,有點不可思議。共產黨最講組織紀律,軍方更有軍法約束,在紀律和軍法之上,尚有一條「只能黨指揮槍,不能讓槍指揮黨」的家門祖訓。區區一名將領,召見外國記者,有板有眼地指稱「西安以東」的地理位置,讓出幾十座中國城市核打擊,換取美國幾百座城市的毀滅,這樣的超級大炮,造成巨大的外交糾紛,如果沒有「黨」來指揮,如果還是「個人意見」,等同一名副總理級的高官以「個人」身份宣示:他「個人」私下認為,六四應該平反,而且法輪功是一個愛國的進步組織。
朱將軍的言論,如果是一代鷹派軍人不遵守中央軍委紀律而公開發表的個人心聲,不由得令人聯想日本戰前文職首相犬養毅遇刺、日本陸軍政變奪權的歷史遠景。一九七八年,英國工黨政府國防大臣金馬倫訪問北京,在人民大會堂出席國宴,多喝了兩杯茅台,上台致辭時,加插了一句:「英中兩國都有一個共同敵人,這個敵人就在莫斯科。」事後蘇聯政府大發雷霆,英方向蘇聯道歉。

朱成虎將軍的言論,起碼代表了中國軍方少壯新生代的心聲,在民間網絡得到大量「憤青」網民認同。中國隨時準備犧牲西安以東的大城市,西安以東約有八億人口。摧毀西安以東,中國恢復到兩千年前秦國崛起的狀態,黃河和黃土高原是中國文化的起源,鹽鐵之邦的齊魯、煙水之鄉的吳越、湘楚和南粵,不惜全部化為焦土。
一些親中輿論開始為朱將軍辯解,指摘反對朱將軍言論的人,就是「歇斯底里」的「賣國賊」。在「愛國論」氣氛籠罩下的特區,香港人只有順着「愛國主旋律」認真學習朱將軍的講話精神。首先,中國歷史上的重大的戰爭,屠滅的人口通常比例極高。明末崇禎年間,全國人口約一億,流寇李自成和張獻忠崛起,吳三桂內亂,清兵入關,揚嘉十日三屠,到了雍正一代,清查戶口,人口銳減到五千萬。到了清代中葉,人口又回升到將近一億,一場太平天國內亂,遭屠戮的人口又有兩千萬。不打仗則已,一開大戰,中國人口減少兩成到一半,實屬家常便飯。讓出西安以東任由美國核彈殺戮,中國人還剩下六億,從頭繁殖,估計很快就超越印度,潛力還是不容低估。
朱將軍呼籲,他的講話是有「大前提」的。「大前提」是甚麼?大陸網絡刊出今年七月六日朱將軍在國防大學內部會議講話的全文,其中有一段:

「中國實行的計劃生育制度,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政策,因為這一政策並沒有真正有效地控制得住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口的增長……廣大農村的貧困,導致了農村人口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人口質素較差,多出生的人口,更加劇了貧困,更加劇了教育程度的下降,使得人口整體素質更低。愈愚昧就愈要多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人口素質較高的城市居民反而被嚴格地控制在只生一胎上了,這種愚蠢的做法,實際上是降低了整個民族的人口素質。」
這種培養「低質民族」的中國人口政策,是誰決定的呢?是毛澤東。毛主席的人口政策犯了「錯誤」,將來要勞煩美國的核彈為毛主席「糾正」,相當的Cost-effective。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為了一個虛無的「統一」理念,用八億人命來交換,值不值得?凡愛國的中國人必定認為值得。不能說中國的人命低賤,是中國人民不怕犧牲,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決心採行的全國「玉碎」政策,跟美國人拼盡東瀛島上的最後一人,亦不可謂不悲壯。只希望在這偉大的一天來臨之前,朱將軍建立一個「預警機制」,能及時通知在美國的許多中國高官的子女,不管是在「留學」、入了美籍的還是賴昌星之類的中華民族精英及早疏散,躲到古巴或墨西哥。
保全民族血脈,在核戰後回國重建「新中華」。到時同樣在西安以東的香港,上自曾蔭權特首,三司十一局,下至港英餘孽、維園阿伯,還包括進了美籍的許多「愛國」商人,一起為「統一祖國」化為一爐核灰塵,以感謝「祖國」CEPA自由行的恩典,也死得轟烈而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