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錢論股:現代人「生育成本」高昂

談錢論股:現代人「生育成本」高昂

立法會議員陳智思在電台節目中,批評本港的公園缺乏外國那種可讓市民在內野餐、曬太陽,以及讓孩子無拘無束地嬉戲的大草坪。他的結論是,香港市區的綠化工作甚至及不上深圳,使到不少講究生活質素的外地人才不願意長期留在香港發展。其實港府也注意到有關問題,當局已打算向立法會申請3000萬元撥款,加強中環及尖沙嘴區的綠化,但計劃只夠種植1000棵樹,即每棵樹的成本高達3萬元,令人咋舌。樹木尚且如此,BB就更「矜貴」了。
較早前曾特首仍是「署理」的時候,針對本港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問題,曾呼籲港人要增加生育,最好每對適齡夫婦生3個。這種提議的動機是好的,不過在現代社會,除了家庭財政方面的考慮之外,生兒育女更是個人的選擇自由,不應由官員來指指點點。官員口頭上鼓勵生育,但政府在政策上就自相矛盾,例如近年向聘用外傭的僱主開徵每月400元的培訓費,亦即變相的「外傭稅」,效果就是增加了港人的「生育成本」。

天生天養行不通
曾特首向來不乏臨場爆肚之作,但效果就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好像他最近評論老人家半夜爬起來輪候求診時,竟認為他們是結伴早起,好在看病後一起飲茶,真是大有齊景公穿着狐皮大衣賞雪時,奇怪為何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風範。
對於特首每戶要生3個的言論,相信不少港人都不以為然。一向嚴肅的周一嶽局長在記協周年晚會上就大講煲呔曾的「三級秘密」;話說香港是特務的天堂,最高級官員當然是重點偷聽的對象。但在彭定康時代,特工只能收到港督府內的狗吠聲;董建華主政,更甚麼都聽不到,除了董太的聲音;輪到煲呔曾上場,周局長就建議在特首的睡房要裝埋攝錄機拍真人騷,反正現在的電視節目都不好看,煲呔又鼓吹生3個,目前尚二缺一,煲呔夫婦的晚間活動必很精采,一定令收視率爆棚云云。
老一輩認為兒女「天生天養」,現代人則因為生育成本太高而陷入兩難局面,以日本為例,估計到2025年,老人與打工仔數目就達到1對2的比例!更有甚者,日本家庭更養育了一批30歲以下,稱為"NEETers"(Not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的寄生蟲,他們不肯工作、讀書,又不接受職業訓練,成為社會的計時炸彈。
姚謙
時富泛德財策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