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今年接連爆發村民不滿當地化工廠、電池廠、藥廠排出的污水嚴重污染水源,危害村民健康,因而包圍工廠抗議的事件。其實這種爭奪水源而引發的抗爭,在全國各地每天都有發生;更甚者中國為解決水荒問題,已把觸角伸向鄰國,弄不好有一天會與鄰國爆發爭水戰爭。
中國應根治水污染
中國逾半城市現時正處於缺水狀態,而且,中國的用水量隨着經濟發展而不斷增加,令水荒的問題不斷惡化。可以說,水源不足已成為中國頭號的心腹之患,很可能與石油及其他能源一樣,成為制約中國進一步發展的樽頸。
水源不足還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動亂或戰爭。在人類歷史上,不少戰爭都由爭奪水源引發;在中國,村與村之間因爭奪水源而集體械鬥,也不罕見。
於此同時,中國水源的污染又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很多河流、湖泊甚或小池塘,因發展過速,缺乏保護,早已變成一池死水或污水溝。只要減少浪費,並治理好水源污染的問題,中國的水荒問題至少解決了一半以上。
可是,中國政府並沒下很大的政治決心去應付污染問題,相反,不少人改以新水源來解決水荒問題,部份找尋新水源的想法和計劃幾近瘋狂。
狂想炸喜瑪拉雅山
早年因經濟問題而身陷囹圄的前首富牟其中,曾建議炸掉半個喜瑪拉雅山,讓印度洋潮濕的季候風直接吹進中國的西北部,令新疆等地的沙漠變綠洲,成為中國的新水源;近日,又有人建議投資一百五十億美元,建一條橫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引水道,把全球最大、水質媲美礦泉水的俄國貝加爾湖湖水,引入北京,解決京津地區的水荒;也有人建議用巨型貨輪,從南極運冰回東部沿海地區。但是,即使這些近乎天方夜譚的想法能夠落實,對解決中國水荒問題的幫助,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何況這些新水源也有枯竭之時,更會誘發不必要的國際糾紛。
水壩害苦泰越漁民
事實上,近年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修築水壩,已令湄公河的水流量大減,下游的泰國、越南等地在湄公河捕魚量銳減,已招來不少非議。若中國不認真治水,保護及更新現有的水源,只是一味把資源用來尋找新水源,早晚會因水而與鄰國發生摩擦,甚至因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而演變成武裝衝突。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