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星期的窩輪研究會上,筆者被問及何為流通量提供者?為何他們常佔上買入價或賣出價的前列位置,以致其他參與者要輪候多時才能購入?沽出。
筆者先從「莊家制」說起,再研究為何部份投資者有以上的錯覺。跟股票不同,由於窩輪理論價格並非純粹由市場供求所決定,而是由市場數據(包括利率、波幅、正股現價)經程式運算出來。如純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有可能出現市場造價跟理論價格偏離,最終令投資者受損。
實行「莊家制」(莊家即流通量提供者),最主要是針對流通量不足的問題。所謂流通量是指投資者如欲買入(賣出),莊家會提供賣出價(買入價)。此舉絕對對投資者有利,而為着令產品更能吸引投資者,發行商亦會將買入及賣出的差價盡量收窄(差價愈窄代表市場愈有效率),試問發行商怎能一方面維持流通量及窄的差價,而又不參與在市場之中呢?發行商或其委任的「莊家」,其實亦會跟一眾市場參與者一樣於市場上輪候,跟買賣股票一樣,先到先得,筆者覺得最公平不過。
筆者亦明白,投資者輪候時必心急萬分,希望盡快完成其買賣盤,然而假如發行商不再報價,讓他們先完成,那市場其他潛在買?賣家又會埋怨「莊家」未盡責任,因此對着此提問,筆者只能說,觀點與角度為一,更重要是報價乃發行商的必然責任,惟有盡量向投資者解釋,令他們理解「莊家制」的意義。
引伸波幅開始回落
說回本周,恒指突破14,700點水平,由於大市近期作出急速的變動,歷史以至場外期權波幅亦作出調升,有的甚至於一周內大幅調升2至3個波幅點。不少窩輪投資者都可能會感受到認購證的普遍升幅比預期為多,而普遍認沽證的跌幅較預期為少,這正是波幅上升所致。
波幅於短時間內急升,亦有機會於短時間內重回早前水平,投資者未來一周作窩輪投資時,要特別多加留意波幅變化。事實上,滙控(005)、中移動(941)及恒指之波幅已於周五開始出現回落,因此,揀選窩輪時應繼續以引伸波幅偏低的為主。
孫明哲
德銀投資產品部副總裁
孫明哲為德銀認股證及證監會持牌代表,德銀是德銀認股證之流動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