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基金經理進行資產配置時,會先把資產分類,然後預測各類資產的未來收益,再按照投資目標揀選投資產品。那麼,如何根據基金的資產配置,來推測其獲利能力呢?
股神彼得林治(PeterLynch)按照傳統的投資方式處理資產分布,把手持的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相反,國際狙擊手索羅斯則愛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面。由於索羅斯主要管理對沖基金,其投資領域比較廣泛,除了股票及債券以外,其他如利率,外滙、商品、貴金屬、期貨亦被納入配置行列。
索羅斯觸覺敏銳
每個投資市場的政治形勢、經濟架構、財政及貨幣政策等的變動,皆會影響不同產品的投資價值。索羅斯具備敏銳的宏觀思維,能夠發掘投資玄機,如狙擊泰銖,便是經典例子。
90年代泰國一直實行高利率和固定滙率政策,吸引游資湧進當地賺取息差,或投資於當地的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為經濟泡沫的醞釀埋下伏筆。
97年索羅斯注意到6月底泰國將有大量短期外債到期,惟外滙儲備卻不足200億美元,故他早於4月便以24泰銖兌1美元買入即期合約,同時又以25泰銖兌1美元沽出3個月遠期合約。由於泰國政府為了歸還短期外債,無法承接大量外滙沽盤,結果迫使政府放棄固定滙率;而隨着資金外流,進一步加劇利率和滙率的波幅。索羅斯最後僅以65泰銖兌1美元完成其持有的遠期合約。
許多透過動態資產配置的基金經理,會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資產配置比例。採取「買入並持有」策略的基金,其優勢在於交易成本較低,惟因決策者通常會忽略市場的短期波動,其管理的組合亦不會跟隨市況走向而作出靈活調動,所以基金經理多會把資金押注於價值相近的股份。股神畢菲特便喜歡採用這種方式──「集中投資、長期持有」。假設某基金的總資產值為100萬美元,戰略性配罝比例是3成現金及7成股票,如果採取買入並持有的戰略,組合持有股份的價值若上漲,整個投資組合的價值亦會上揚;相反,股票價值下跌,現金所佔的比重則會上升。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敏碩是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