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樹愛樹創造生機

育樹愛樹創造生機

周兆祥 綠色生活教育基金ClubO主席

元朗大欖郊野公園忽然有近二百棵樹木遭人無故鋸斷,都是沒有經濟價值的品種,該處,沒有可供利用的土地;所以「大樹殺手」作案動機不明。
近年本地社會隨着綠色意識全面不斷提升,官民間開始明白到保護樹木,等於提升環境質素,亦等於提升真正的生活質素,因此政府早已訂立相當嚴厲的法例,任何人在公共地方非法砍伐樹木可罰款二萬五及監禁一年。雖然不時有此類個案頻頻發生(去年報案者七十多宗)而難以檢控入罪(去年只有七宗),整個社會亦真有機制有共識去保護樹木。
香港人對於樹木的漠視甚至厭惡之情,可謂達到病態程度,甚至成為國際醜聞。十多年前大量港人移居加拿大,買下物業之後紛紛將自己園中本來種植的大樹砍光,鋪上三合土,惹來當地居民公憤,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讓香港背上了財大氣粗野蠻無知的惡名。
從現代科學的層面而言,樹木的庇蔭及改善環境功能愈來愈明顯,它們降低氣溫、防止水土流失、防旱防洪、淨化空氣、提供清新的氧氣及負離子以及多種有益身心的化學物質、提供居所養活千千萬萬鳥獸昆蟲生活(牠們進一步提升環境質素,例如雀鳥控制蚊蠅等害蟲),還有樹木令人心曠神怡,免疫力提升百毒不侵,百病早癒,總之好處講不完。
其實人類自古以來都懂得珍惜愛護樹木,對它們既感激又崇敬,例如早年的埃及、中東、希臘、羅馬等地,一直以來將不同的樹木封為神聖的神祇,作為敬拜的對象;基督宗教的聖經循希伯來傳統,將樹木當作長壽與精力的象徵,穆斯林教亦將多種樹木視為聖物,佛祖不用說就是坐在菩提樹下開悟,在日本、印尼等文化之中,先人藉着神話傳說,描述樹木的功能,透發人民虔敬樹木。

由二、三十年前開始,綠色運動在世界各地風起雲湧,愛樹的風氣愈來愈流行,世人明白到砍掉一棵樹其實是殺害以億計的生命,因為樹上樹底的鳥獸昆蟲微生物,隨着樹幹的倒下而無家可歸走上絕路。所以毀樹是不折不扣的惡業,反之植樹育樹是真正的功德,地球上多一棵樹,人間多一分希望與生機。
話說回來,中國人本來就有優秀的愛樹傳統,神州大地各村落的「風水林」正是明顯的例子,我們的祖先一直重視樹木的貢獻,視胡亂砍伐為禍累子孫的反社會行為。只不過二十世紀期間,中國社會好像中了邪那樣數典忘宗,為了眼前的私利而盲目破壞林木,導致當前威脅整個民族生存的環境失衡──水土流失、氣候劇變、水旱災荒、作物失收、野生生物消失、心靈污染等等惡果有目共睹,情勢空前危急嚴重。
現在大家開始明白,為甚麼珍惜一張紙是大功德、少用一雙即棄木筷是大功德、少換木家具也是大功德,為甚麼「上契」一棵樹對身心靈裨益那麼大,為甚麼道家的採樹功法那麼精采,為甚麼發心造林那麼功德無量。
一切由教育開始,這個道理誰都曉講。我們會從自己日常生活中落實去開始這個愛樹教育的偉大的工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