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心跳表助量度訓練強度

專家之言:心跳表助量度訓練強度

有時我對仍有運動員未曾使用過心跳表監控訓練感到驚訝;其實無論運動員與否,均可透過使用心跳表得益,但在香港,一直只有小數人使用這類儀器。
心率監測儀(心跳表)最初推出時只應用在賽馬項目,但現時差不多所有專業的運動員均會用它來協助提升有氧及無氧體能。由於訓練強度的轉變會導致心率起伏,透過心跳表監察心率波動,可協助量度訓練強度。

不同年齡心跳率有異

要有效地使用心跳表,首先需要了解不同心跳率的意義。以下便是其中一些常見的述語:
靜態心跳率:亦即是身體在全面休息時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由於強健人士的心臟較強,心臟只需收縮較少次數便能將血液帶往身體各器官,所以他們的靜態心率一般較低。
最高心跳率(MHR):很多人對此都感到疑惑。最高心跳率會隨着年齡遞增而逐漸下降,但卻與體能水平並無直接關係。推算最高心跳率的方法是:
‧女性:226-年歲=所屬年齡組別的最高心率
‧男性:220-年歲=所屬年齡組別的最高心率
例如一位三十歲的女性,她的預計最高心跳率便是226-30=每分鐘196次。
訓練區:剛開始基本訓練時,應保持運動強度在最高心跳率的百分之六十至至六十五,並維持這運動強度二十至三十分鐘。
不使用心跳表很難得悉訓練是否維持在理想的訓練區內,所以做運動時應配備心跳表以達致更佳的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