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人民幣升值難解中美關係困局 - 盧峯

蘋論:人民幣升值難解中美關係困局 - 盧峯

自從美國國會在幾星期前決定押後表決對中國實行貿易制裁的議案後,美國方面便不斷傳出人民幣將會在今年秋季甚至更早升值;上周五《金融時報》更引述美國國會知情人士指人民幣最快在八月升值,以作為九月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訪問美國前的「禮物」。換言之,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已是意料中事,唯一料不到的只是中國政府的行動來的比預期更快。
事實上人民幣滙率問題已成為中美貿易關係以至中美關係的一個重大難題,美國國會方面不管是民主黨或共和黨議員都不斷炮轟中國的滙率政策,認為中國政府刻意壓低人民幣的滙價以增強出口競爭力,令美國製造業奄奄一息,大量工人失業;他們更在國會提交不同議案,要求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這些議案雖未必能全數通過,但已對美國政府形成強大壓力,迫使美國政府要在中美貿易問題、中國收購美國企業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若果中國政府依然不讓人民幣升值、依然保持跟美元掛鈎的制度,美國政府將難免要採取實際的行動以回應國會的要求,例如美國財長斯諾可能在十月宣布中國是操控滙率的國家,並因此而對中國實施一系列的貿易制裁。這樣下來,中美貿易關係固然可能大幅倒退,中美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包括外交及北韓問題上的合作也難免受影響。

現在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升值及讓人民幣跟美元脫鈎至少可以讓美國政府向國會有交代、至少可以讓美國政府暫時不必採取甚麼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措施。
不過,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只能暫時紓緩中美雙邊關係的部份壓力,中美關係依然有不少「雷區」是難以清除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政界對中國的崛起、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實力抱有極大的懷疑及戒心,令他們對中國處處設防。就以近期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Unocal的事件為例,有關交易在美國政壇鬧得熱烘烘,不少國會議員及政界人士指收購損害美國國家安全,令交易遇上極大的障礙。而美國國防部剛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更把中國描繪為一個威脅台灣、危害亞太地區軍事均勢的國家。這種把中國視為威脅的情緒及態度不僅將影響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政策,更會令中美經濟關係、貿易關係蒙上極大的陰影、更會令中美交往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摩擦,最終令中美關係朝壞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