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秀麗背後存在隱憂

國際視野:秀麗背後存在隱憂

美國經濟在通脹溫和的環境下保持增長,企業盈利理想,長期利率偏低,股市上升,能源價格停留在可接受水平,這一切現象,怎不被西方分析員形容為Goldilocks(筆者將之意譯為理想世界)?
然而秀麗景況的背後是否存在着隱憂?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眾議院聽證會上提出幾個不明朗因素,首先是央行一直關注的通脹問題,由於勞工成本有上升壓力,故人們不應忽視通脹惡化威脅,況且油價居高不下,企業成本的增加或轉嫁消費者,縱使通脹目前看來受控,卻不排除其突然轉壞之機會,加上經濟增長勢頭不錯,故儲局還會繼續循序加息。

格老亦摸不着頭腦

此外,長息持續偏低更是一個「謎團」,究竟是人們預期通脹未來將不會張牙舞爪,抑或是美國以外地區之儲蓄高、投資疲弱,遂將資金投進風險極低(?)之定息工具美債,甚或是有其他原因?這連精明如格老也摸不着頭腦。由於長期利率低迷,更促使房地產市道呈熾熱現象,格老不諱言指部份地區已出現「炒賣熱情」(specu-lativefervour),又是另一風險所在。
其實格老之言論,是本欄忠實讀者當不會覺得有何新意。到現在還見有分析員在提「通縮」,認為加息周期即將完結,油價會大幅回落等,聽完格老所言,這些可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大家若然細心想想,從過去那麼多年來,主席先生可有如近期般不斷將謎團、不明朗、風險等字眼掛在口邊?美國目前仍是唯一推動全球經濟前進的火車頭,餘者乏善足陳,寄望他們接棒,有如問和尚借梳,火車頭一旦「𣲷」油甚或出軌,世界經濟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