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妞在北京》的作者說,一天在北京街頭看見人掛起"MarryChristmas"的橫幅,不禁失笑。"Marry"跟"Merry"不過一個字母之差,意思卻是雷公與土地婆親嘴,差得遠。
這類語文笑話,要說起來實在可說上一千零一夜。上海老正興的男廁所牆上,大字書明"Donotshakeafterurinating"。老外未必看得懂,我倒明白它的意思。男人家小解後,愛把老二抖兩抖,那句洋文就是請求貴客別亂抖,以免抖得滿地都是尿。
說實在的,老外未必會亂抖一通,洋文卻是衝他們說,豈不覺得冤。在歐美國家,廁所哪怕有多髒,又哪會叫人尿尿後"Donotshake"。
中國人的公共廁所,話就特別多,總見有很多指示勸諭,如「便後沖廁,洗手莫遲」。其實洗手早晚沒相干,沖廁所才切莫遲。大陸公廁常見的八字卻是「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有一回某甲在南京一家飯店吃過飯,找不到它的洗手間,路過店裏的廚房,便對一個剛在洗碗的小廝說要洗洗手。他挪開兩步說:「這兒吧。」某甲尿完了,他的碗盤可要洗上三天三夜了。洗手跟解手,差別可比Marry和Merry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