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機的過程中,工具選擇十分重要,前日買認沽期權,雖然已在捱打,但肯定遠較沽期指上算。如果沒有保險,昨日早段升勢如此凶狠,相信一早已經止蝕離場。
買認沽期權輸盡也有預算,可以幫助控制情緒,不至方寸大亂,雖然買14800的認沽期權要多付40點子時間值,以目前這種波幅,絕對是物有所值。
買入價內認沽期權,其實等於沽期指再加買入等價的價外認購期權,一個步驟簡單快捷,但感覺上這個一步到位的行動是十分高風險,期權未能成為潮流,投資者水平不夠是最主要的關鍵。
當然最大的問題,是指數期權交投欠活躍,不過這是雞與雞蛋的問題。封頂控制了風險,假若想獲利回吐或者撤出,一定是依據當時期指的市況,自行計算合理價再打一些折扣掛出,雖然相當不方便,但入市重點是要有保險,便應該利用這個方法。
持有認沽期權,是筆者個人的投機行為,現在升勢擴散至中資股及個別二三線,炒風轉盛,跟風鬥炒才是實際。未來數天估計動力仍足,人人都是股神,何必理會指數高低,尤其是筆者一個人的看法。
避開銅鐵石化股
不少電郵問貼士,升市以動力為重,各師各法其實沒有太大所謂,而且股票選擇要配合風險取向,同一個號碼未必人人合適。幾年前筆者向一位朋友推介永隆(096),結果被人認定是靠害,所以私底下其實也盡量少談股票。
不過在這種市況中入市,如果不是一心投機,隨時市況回落之後要捱打,因此倒不如用向下望的方法,篩選出認為不值博的行業,以免市況回落之後坐得不安心。
貨櫃輪船公司應該要小心,早前調整幅度其實不大,可能這些公司形象好,加上今年業績也不差,但來年競爭大幅加劇,運費是有頗大的下滑風險,PE雖低也不算值博。
另外,國企中的銅鐵股及石化股,同樣要面對周期問題,生產力過剩的風險不能看輕,不能再用去年的風光日子來衡量。就算在市好的日子高追,大前提亦應考慮前景,鬥炒也應該有章法。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永隆銀行(096)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