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重新上市,究竟是否值得認購?會否重演去年五十餘萬人入表申請呢?
美國基金公司Cohen&Steers副總裁及亞太區主管張一鳴表示,領匯最困難是要為旗下資產重新估值,並需重新評核財務帳目,由於現時零售商舖較一年前已大幅升值,故領匯再上市資產值將大增,最受惠的是房委會,因為可以更高價錢出售資產,而政府亦因而會有更多資源補貼公營房屋開支;對於投資者而言,領匯的吸引力遠不及去年底。
仍較投資債券吸引
一般而言,面對利率上升,這類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需提高回報率吸引投資者,但張一鳴表示,REITs的回報率高於存款利率,加上風險較低,故全球對有關投資產品需求很大。
相對香港,新加坡的REITs市場發展已趨成熟,而且提供較多稅務優惠,但張一鳴稱,香港稅制較簡單,故根本毋需提供稅務豁免,相反香港證券市場較新加坡活躍,產品對機構投資者有更大吸引力。
領匯重新上市,其資產淨值將會提高,股評人陳永陸稱,現時銀行存款利率已略為回升,若領匯仍維持約六厘的回報率,對散戶而言,實際收益其實收窄了,減低投資吸引力,故要視乎領匯重新上市時的定價及當時估值,才能衡量是否值得認購。他又稱,市場上已有多隻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準備上市,故到領匯上市時,市場選擇多了亦削弱領匯的吸引力。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黃敏碩則指出,現時認購領匯必定不及去年底化算,但由於息口已接近見頂,若領匯回報率五至六厘,相對投資債券仍較吸引,因為現時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約四厘。東泰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鄧聲興則表示,領匯的利息回報要達七厘才算吸引。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指出,雖然近月銀行定存息率已上升,但若領匯再上市時能提供如去年般約六厘息回報,加上可能因政治因素而在定價上「賣大包」,相信對一般小市民仍有吸引力,但市民應留意可能尚有其他訴訟風險。
認購與否視乎風險
「領匯投資者爭取權益聯盟」召集人潘柏軒稱,需視乎估值及定價才決定是否再認購領匯,「近半年個市升咗好多,再買領匯贏面無舊年咁高。」他又說聯盟已要求房委會優先配售予去年獲配股的小投資者,「唔好只係益機構投資者。」
去年獲配三手領匯的東區區議員曾健成「阿牛」表示,由於股份數量少,而且視認購領匯為長線投資,故上市失敗亦不覺有重大損失,至於稍後會否再認購,則要考慮市況及訂價而決定。
因不滿領匯被阻上市,而向立法會議員鄭經翰及陳偉業索償的稅務顧問鄧潤廉昨稱,去年獲領匯退回認購款項後,轉購入息率約五厘息的債券,他在個人投資上沒有重大損失,是否再認領匯會考慮風險因素,「睇吓重有無官司打,同埋個價錢點先決定買唔買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