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調高至AA-<br>中港信貸評級創新高

標普調高至AA-
中港信貸評級創新高

【本報訊】受惠於中國經濟表現持續強勁及體制改革的努力,紓緩了中港經濟融合的風險,加上香港經濟增長穩定及資產市場復甦,標準普爾昨日在調高內地評級後,相應調高香港的外幣長債評級,從A+調升1級至AA-,是本港自90年獲得該評級以來最高的級別,評級展望為「穩定」。港府對此表示歡迎。

財爺:前景獲肯定

本港最新的標普外幣長債級別,與新加坡政府目前獲得的最高外幣長債級別AAA,相差僅3個級別,但標普對本港稅基狹窄的問題仍表關注。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對標普的行動表示歡迎。他指出,這反映國際社會對香港財政狀況及經濟前景好轉的肯定。他又認同報告指本港稅基較狹窄,必須擴闊才能利好長遠經濟增長和穩定的看法,港府會繼續研究擴闊稅基的不同構思,包括引入銷售稅。
資本市場公會主席姚志鵬相信,評級上升對收窄二手市場的債券息差及降低機構發債的成本,均有正面作用,近期資本市場氣氛好轉,冀消息能刺激更多發債活動。
基於中國政府對金融業的積極改革及國企利潤的提升,標普將中國外幣長債評級由BBB+調高至A-,也是內地自92年獲得該評級以來最高級別,評級前景為正面。
標普相應將中移動(941)的外幣長債評級,由BBB+升至A-,另將中國開發銀行及進出口銀行的評級前景,由「穩定」調升至「正面」,並確認兩行BBB+的外幣長債評級。

港7機構同調高評級

繼本港的外幣長債評級調升後,標普將7家香港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外幣長債評級調升至AA-,包括九鐵、地鐵(066)、機管局、按揭證券公司、星展銀行(香港)、恒生(011)及滙豐銀行。
標普指出,重新賣地及房地產市場復甦,加上開支控制收緊,令港府財政收入大幅上升,財政前景得到改善。但標普信用分析師盛偉立認為,本港收入來源太倚賴波動較高的賣地和資產出售,若政府的公共財政能加以改善,如擴闊稅基,引入銷售稅,本港有望取得更高的評級。標普預期,今年底香港的外滙儲備可達1350億美元。
中國內地方面,儘管銀行體系仍是最弱的一環,惟標普信用分析師周彬,對當局能有效調控經濟周期充滿信心,標普對中國評級前景為正面,意味未來有上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