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將在本周三及周四,向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每半年一度的報告,由於筆者撰寫本文時,尚未有結果,故不知其內容。在這次格老的報告中,市場最關心的,相信便是聯儲局會否維持加息步伐,更多投資者欲知道,格林斯潘會否暗示加息周期快將完結。
由於格林斯潘的任期將在明年1月31日屆滿,故此,照道理這次應該是格老最後一次發表半年度報告,可是若屆時仍找不到格林斯潘的繼任人,便又另當別論。要確認一個聯儲局主席的繼任人,布殊需在國會(Congress)秋季休會前提出繼任人選,據美國的市場人士指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布殊可能不會或是來不及提出繼任人選。根據美國法例,假若仍沒有繼任人被提名,並獲國會通過,則聯儲局議會成員(MemberoftheBoard)即使任期屆滿,但該成員仍可繼續留任。故此,根據「遊戲規則」,格林斯潘可能會在任期屆滿後仍繼續留任一段時間。
市場一向不太喜歡「不明朗因素」,而美國聯儲局主席繼任人選,遲遲未有結果,為聯儲局未來的政策方向帶來更多未知之數,這將對美元及美股構成一定影響。
昨日港股持續上升,此乃7月13日以來,恒指第7個交易日錄得升幅,雖然反映大市氣勢仍然強勁,但恒指自突破14500水平後,升幅已有收窄趨勢,同時,恒指的波動性亦較大。
盧女士間接幫領匯?
此外,近日大市的交投雖然仍維持200餘億元之高水平,但藍籌股的交投量卻漸漸出現變化。早前某些二三線股出現「爆煲潮」,可能基於這因素,引致機構投資者集中吸納藍籌股為主,間接令藍籌股的交投大增,亦促使恒指的升勢更為熾熱。
可是自7月14日恒指成份股的交投增至148億多元高水平後,近日藍籌股的成交量漸漸縮減,昨日恒指成份股的成交降至80億餘元,反映近期藍籌股的累積升幅頗大,暫較難吸引資金大舉流入。假若類似情況持續,則恒指的升幅可能要略為放緩了。
昨日在撰稿時,聽到新聞報道,在領匯官司中,房委會獲勝訴,領匯亦可能在年底前再度上市。筆者發覺這次「盧女士」不知是害你還是幫你。事緣經她阻一阻領匯上市,房委會在領匯的集資金額便可能增多了數十億元,因為自去年領匯上市「流產」至今,地產價格累積達20%的升幅,若延至本年底上市,可能更不止此數。故對房委會來說,盧女士是幫你or害你真難講,但對股民來說,今次真可能要買貴貨了。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