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多月以來的訴訟,終審法院終於裁定,房屋會把旗下商場及停車場出售予領匯為合法。裁決把領匯上市的潛在風險問題解決,為他日重新上市打好基礎。
站於投資者立場來看,訴訟問題完結,是一件好事。預計領匯很快就會重新上市,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在訴訟進行期間的多個月內,香港經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失業率下降,工資上升,特別是零售市道已暢旺了不少,私人商場及寫字樓物業的租值也升了很多;而其間利率也升了不少,特別是在金管局優化了聯繫滙率之後,港美息差明顯收窄了。
對於原本在上次已獲得領匯股份的朋友來說,經濟環境的改變,對他們有得亦有失。這數月來港息跟隨美息上升,因此削減了作為房地產基金(REITs)的領匯的投資吸引力。如果領匯已經上市,利率上升,對於領匯的股價可能有負面影響。
但另一方面,其間商場租值上升,經過了數月的時間,有不少房委會商場租戶已遇到了要續談新租約的問題,如無意外,租金應該上升,這會增加領匯資產的回報。
正因為訴訟期比預計長,早前做的領匯資產值評估報告已經過時,未能符合上市條例的要求,而預計再估值之時,資產估值可以上升10%左右,代表房委會可套現的資金比之前還要多。這樣,房委會能有更多資金去支持它的未來發展,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