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反應

各方反應

獸醫:不會依賴政府

「我試過整親隻眼去急症室排隊,見到前面嗰個人隻腳流緊血,都唔知要等幾耐,唔好話中產人士,我諗『低產人士』都唔想等啦!」獸醫黎昌生討厭排隊看急症,認為中產人士一般有儲蓄,有能力支付私營門診服務的費用,「啲稅收應該係用嚟畀啲有需要人士嘅,不過一啲好重嘅手術,好似換個腎咁,我諗政府會照顧我嘅,佢(周一嶽)話唔會影響到我財政太多,唔畀我破產㗎嘛。」黎昌生又指,不希望依賴政府,他會做好計劃,多加儲蓄。

糖尿患者:同意改革方向

二十多年前已患上糖尿病的洪德成,曾任職廉政公署,又服務過網球總會,因患上該病而無法購得醫療保險,但他同意醫療改革的方向,認為中產人士能負擔私家門診服務,並相信家庭醫生能擔當基層醫療的角色。「睇住政府個計時炸彈就嚟爆煲,唔通個個淨係掛住自己嘅利益咩,唔同收入嘅人係應該有唔同看待。」他因病而認識一名私家醫生,該醫生指導他定時運動,又與他一起打網球,令其病情大為改善。「佢𠵱家成日會同埋班糖尿病人打網球,政府醫生點可以跳出框框,係家庭醫生先可以做得到。」

病童母親:看私診負擔重

「個細仔出世之後,身體健康就出現唔少問題,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嘅全科、兒科、耳鼻喉科、眼科同骨科覆診。有時個仔傷風感冒,都唔想再輪籌等餐死,寧願每次畀三百八十蚊,帶個仔走去睇私家醫生。」李太昨帶同幼子到伊利沙伯醫院做腳套時又稱,每月連覆診兼看私家醫生,醫療開支有時要高達二千元。
她指若周一嶽不理市民死活,迫基層市民光顧私家醫生,有病的貧苦大眾,就會百上加斤。

洪德成表示,家庭醫生能擔當基層醫療的角色。資料圖片

李太每月要帶患病的幼子往醫院及私家醫生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