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康瑞有「上海姑爺」之稱,他在上海的招牌作──上海新天地,中外揚名,即使現在港商亦很難在內地,尤其上海發展這麼大型的項目,羅康瑞的成功全因他肯「蝕底」。
84年中英談判後,香港掀起移民潮,但當時羅康瑞卻決定留在香港發展。「我相信要留在香港,我先要了解大陸的發展及改革開放是何面貌,所以當時考察了上海、北京及廣州。」最後他選擇到上海發展。「當時有人介紹了一些年輕人給我認識,與他們傾合作,我的印象很深刻,所以決定在上海發展,雖然對當地市場不了解,但我始終覺得人是最重要的。」
首個項目是85年與內地年輕黨員合作發展「城市酒店」,雙方各持50%股權,其後這班年輕黨員資金周轉有問題,一般港商或會乘機出資購買對方的股權,但羅康瑞則借錢給對方度過難關,自此羅康瑞贏得他們的信任。
無錫遊樂場失敗投資
在內地營商20年,羅康瑞亦不是次次精明,他自爆最「戇居」的一次是在無錫投資遊樂場。「當時的想法是,『大陸乜嘢玩嘅都冇,開遊樂場,生意一定好到不得了。』但除了第一年,便年年蝕本,因為遊樂場規模唔大,客人無可能日日嚟坐過山車,亦吸引唔到其他地方嘅遊客。」
他總結當時的經驗說:「這就是『想當然』的心理,是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