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當自強」的革命年代已然遠去。「男人當煮食」才是二十一世紀最佳為人民服務的寫照。
在高科技進入平常生活的世代,人們要關心的事物不會像過去那樣與生死攸關的一宿兩餐,而是有關享樂的一宿兩餐。為人民設計舒適合用的家居,為人民煮入心入腸胃的菜式最實際。
在香港,貼合JamieOliver既好樣又煮得好的男人多的是,老友阿霽、紀曉華、「喜宴」的Jacky、「歡樂」的阿B都是佳選。不過他們既缺乏Oliver的住家男人爛撻撻,張揚程度又未及BBCChannel4,能夠提供的社會服務影響力仍有相當距離。利用自己知名度推銷一兩本新書、一兩所餐廳,是十分低調的服務態度。Oliver利用他的影響力為學童飯堂提供改善食品健康狀況,及從事飯堂煮食的員工改善福利問題搞革命;從廚房到政治,從micro的口福到macro的社福,他已經走上從政搞革命的路上。
在飛機上,重看周星馳的《功夫》(第十二次?),裏邊不止一次提到:「如果他讀書讀得好,便是醫生或律師……」傳統的觀念,專業至高無上。不少當上專業資格的人士也以為自己高高在上。看着摯友每周七天的醫務所生涯,努力阻撓外甥朝學醫那條路走;除非閣下有助人濟世的宏願,不然世界很大,有很多令你生命更豐富更快樂的出路。祖母那時說得好:「行行出狀元」,在這個新世代,這個狀元金句最合用。
吃得好,很重要。今時今日最重要仍是自己的健康。好人好者,你當不會關注;若然生病,躺在床上,你會悔恨自己不應吃這吃那或者休息不足夠。
吃,最直接影響健康,病從口入,老掉了牙的智慧。不少現代人患各式癌症,可能便是自小吃了過多antibiotics、維他命丸或防腐劑。英國學校飯堂提供的食物大多為工廠製造,急凍,用時解凍;不少病源從小種下。JamieOliver朝着這條路走,為學童的吃食尋求改善,也為因煮食模式而增加了額外工作量的飯堂員工,尋找平衡福利。不另尋大道理,就從他熟悉的吃食走上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