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藍籌地產股升後,二三線地產股接力蠢動。麗新國際(191)現價0.475元,仍低於早前0.50元的供股價,可投機炒炒。
■麗國最近供股,非彈不可:1麗國05年1月半年結算時,NAV22.71億元。近期供股,8供1,供0.50元,集資9000萬元,所得是NAV的4%而已。供股前,借貸淨額僅1.61億元,淨借貸比率僅7%,供股後,淨借貸比率降至3%;7%與3%有何分別?若要大搞,乾脆轟轟烈烈,來1個大比例供股,例如1供1,而非8供1,集資數以億元計,而非細眉細眼的不足1億元。小額供股,出通告、停牌、出供股通函、供股權掛牌,勞民傷財,破壞環保。2麗國的05年(7月年結)中期業績於4月15日公布,5月13日即停牌,發出供股通告,兩個日子相距4星期。若確實「需要資金」,何不在公布中期業績時同時宣布?莫非公司財政狀況在4個星期後出現嚴重變化?看了中期業績買入股票,4星期後因供股而受創(宣布中期業績至日前最低價,跌幅達28%)的小股東,會否口中「念念有詞」?
忽然供股,於例無違,於公司形象有損。麗新系的麗豐控股(1125),年前亦喜歡在無財政壓力下,忽然供股。二十多年前開始,亦有公司忽然供股,作風如此,以前是「二打六」,現在仍是「二打六」,為股民所唾棄。
每股NAV1.71元
■05年1月底,麗國每股帳面NAV1.58元(集團NAV22.71億元,股數14.38億股)。近日完成供股後,攤薄至1.46元(集團NAV23.58億元,股數16.17億股);股價折讓68%。麗國旗下物業,增值及未來盈利估計4億元,計入此因素,估計每股實際NAV1.71元,現價實際折讓72%。
■05年上半年,盈利高達24.71億元,每股1.72元。盈利異常,是因為旗下麗新發展(488)去年秋改組(NAV由2.76億元大增至37.55億元),麗國所持麗展15.83億股的地位,由聯營公司變為長期投資,產生「出售1家聯營公司權益收益」24.21億元。麗國現時市值不逾7.7億元,半年盈利已是此數的3倍以上,05年預期PE必然是0.X倍,當然這只是1次過性質的。今年所得巨利,只是會計上的處理,不涉現金收入。
●麗國供股前後,林氏家族持股量41.75%,並無變化(大股東並無額外認購,亦無包銷)。供股不足額,包銷商DBS促使他人認購8670萬股(每股0.50元),「他人」暫時帳面虧損5%,估計很快再無虧損。(麗展供股不足額的通告,用「欣然宣布」字眼,「欣然」何來?真滑稽。)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