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天雪地,科學家長年進駐研究,沒有一個能抵擋苦寒的研究站不行。英國特別為此舉行了一個設計比賽,以建設新的國際南極研究站。經過激烈競爭,比賽終於有結果,未來的南極研究站設計充滿未來感,將建築在浮冰架上,外形十足一條巨型藍色蜈蚣,「百足咁多爪」方便移動。
英國南極測量局周二宣布,經過激烈的競賽,南極研究站將採用倫敦蒙賽爾及布勞頓建築集團的設計,研究站命名為「哈利六」(HalleyVI),可抵受南極全年攝氏零下五至四十度的極低溫,將建在浮冰架上,由多截研究艙組成,每截底部都裝了可調校高矮的滑雪板,十足像蜈蚣的腳。
「每條腿底部有滑板」
蜈蚣腳的設計可讓「哈利六」避免重蹈之前研究站的覆轍。之前四個「哈利」研究站每年被下降的一點五米深積雪逐漸覆蓋掩埋,現用「哈利五」研究站雖然裝了可調校的底部支架,不致被積雪覆蓋,但科學家預計未來十年南極冰架減半,到時這個研究站坐落的冰層會飄離原位。「哈利六」有十足像蜈蚣的腳,就可定期拖回陸上脫險,不至於漂走。
蒙賽爾及布勞頓建築集團的布勞頓就說:「研究站都裝了跑腿,每條腿底部都有滑板,當你想移動研究站時,只要降低這些腿,就能由拖拉機拖走。」
實驗室隨時可變睡房
「哈利六」造價約二億五千七百多萬港元,定於○七年一月展開首階段興建工程,預料可用二十年,將來維修時所有零件都由英國運到南極,更換掉的零件亦會運離南極,以免造成污染。研究站亦會用循環再用能源,並改良了處理廢料方法。
科學家在「哈利六」主要研究地球變暖和臭氧層問題。但除了研究,他們還可在「哈利六」住宿和娛樂。「哈利六」的實驗室都可改裝成睡房,反過來都可以,在苦寒和難測的環境中,可以極之靈活應變。
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