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小農中國特色的「選舉」,候「選」人只有一名,最後自動當「選」,然後是一批農家大媽出來跳扭秧歌,牽着一頭牛,牛的頭上蓋一塊紅布,一群大叔頭戴白巾,敲鑼打鼓,慶祝咱們村子裏,終於實現了「人民民主」,有了一位「領導人」。
英文有一個名詞,叫做「政治動物」(PoliticalAnimal)。愛搞政治的人,有時看,真像一群畜牲。
有的民族看得開,搞「選舉」,不妨直接選畜牲好了。一九八八年,巴西里約熱內盧選市長,有一個很嬉戲的政黨,名叫「巴西香蕉黨」,推舉了一隻動物園的猩猩做候選人。猩猩名叫「刁奧」(Tiao),與其他十一名候選人一起拉票。「刁奧」的「政綱」是:減收動物園門票,改善動物園裏獅子老虎猴子的膳食質素,並且夏天大象每天洗澡一次,改為每天洗兩次。結果「刁奧」得票四十萬,名列第三。
「刁奧」輸了選舉,送回里約熱內盧動物園,牠的香蕉黨「助選團」說,牠將重新出山,下一次不同了,牠將會制訂整個里約熱內盧城市管理的民生大計。
但是刁奧壯志未酬,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病逝在籠子裏,享年三十三歲。香蕉黨人為刁奧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里約熱內盧選不出一頭畜生當市長,聖保羅市卻做到了。一九五八年,聖保羅市選出了一隻犀牛當市長。犀牛名叫「卡卡里哥」(Cacareco),得票十萬,名列第一。但巴西政府拂逆民意,硬是委任了得票第二的那個當了市長。
一個缺乏幽默感的民族,政治越搞越血腥,一定會血流成河。政治圈既是一座動物農莊,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領袖喜愛動物—像前港督彭定康寵養的兩隻狗「威士忌」和「梳打」,國民一定能安居樂業,這個國家一定有得救。
就像香港的小孩,喜歡像美國兒童一樣,玩一種小熊玩具。小熊有一個英文名,叫做「泰迪熊」(TeddyBear)。
TeddyBear這隻玩具熊從何而來?來自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總統老羅斯福。有一天,他到密西西比的樹林去打獵,看見一隻幼熊。羅斯福提起了長鎗瞄準,看見幼熊很小,如果開鎗打死了,牠的媽媽會很傷心,起了惻隱之心,放下長鎗。新聞記者報道了這件花邊新聞。華盛頓郵報的漫畫家把羅斯福舉鎗瞄準幼熊的情景畫成一幅卡通。一個玩具店老闆一觸靈機,照樣設計了一隻棕色的小熊。老羅斯福的名字叫提奧多(Theodore),暱稱Teddy,這隻小熊玩具,就叫Teddy'sBear,叫着叫着,泰迪就變成了小熊的名字。
一個領袖愛動物,政治再黑暗也有一個限度。一個民族能善待動物,懂得尊重生命,也就少一點自相殺戮。「政客」和「政治家」,有個屁好爭論?只有政治動物。看透了這一點,就有民主自由。懂得餵錦鯉,稍遜一籌。香港人懷念彭定康,除了他三個標致的女兒,還有他的兩隻富有個性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