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紅籌國企股爆發了一場盈警潮,吉林化工(368)、南方航空(1055)、東方航空(670)、華能國電(902),以致上市不久的中盛糧油(1194)紛紛發出盈利警告,令恒指不斷創出新高的同時,國企指數卻逆市下跌。似乎宏調所帶來的壓力,正在向紅籌國企股壓過來。
如果投資者有小心留意,其實盈利出現壓力的國企股,大多是與能源價格持續高企有關。宏調對於紅籌國企股的盈利影響是否真的這麼大,我實在有所懷疑,不過由於太多紅籌國企股發出盈利警告,故此這類股份的短線走勢暫時仍不能看好,但長線卻不應看得太淡。
事實上,無論吉化、東航、南航或者是華能,它們相繼發出盈警的原因都不外乎是油價或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令經營成本大增,從而影響盈利的表現,而這些消息,亦不是現時才在市場上傳出。
發盈警因成本高企
就以吉化為例,早前便因首季的盈利欠佳,導致股價顯著下跌。雖然吉化在早前發出盈警後,股價曾大幅下滑,但在低位的承接力卻不弱,這很大原因是投資者早已預期吉化的盈利不會有太理想的表現,而南航的走勢,亦出現相同的情況,所以即使短期內仍會有國企或紅籌股發出盈警,但是否必然會大幅拖低整體國企或紅籌股的表現,我卻不太相信。
而且有一點投資者必須留意的是,原油或原材料價格雖然持續高企,但卻有已屆強弩之末的迹象,原油價格一旦大幅下滑,將會形成一個較為長時間的跌勢,那麼這些因油價高企而持續下滑的股份,便有機會否極泰來。屆時市場憧憬這些股份的盈利可望出現改善,因而作出追捧,便可令這些股份起死回生。
另有一點投資者必須留意的是,近日發出盈警的公司如東航或南航,本身均正在進行業務重組,如東航早前便以9.86億元人民幣向母公司收購西北航空及雲南航空兩間公司的業務,令市場佔有率由19%增至24%。經營環境一旦隨着油價回落而顯著改善,東航的盈利定可受惠於這些整合活動,股價必會受刺激而回升。
基本因素並不太差
又或者談一談華能,若其股價跌至5元,其息率便會升至4.7厘,對於不少基金而言,是十分吸引的水平,而且隨着合併的工作完成,華能上半年累計完成發電量增長高達47.1%,若不是煤炭價格持續高企,對於華能而言,已是十分利好的消息。
雖然市場對於原材料價格何時才會回軟,至今沒有共識,但事實上,近日發出盈警的紅籌國企股當中,很多都有不錯的基本因素支持,所以如果能源價格高企的問題得到解決,這些因原材料價格高企而導致盈利受到損害的國企紅籌股,亦可望出現較大規模的反彈。
而且投資者不應忽略的是,人民幣的升值揣測,將會對國企股帶來支持作用,或許這個題目我們留待明日再談。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