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有機會下調<br>政府擬減港口費增5碇泊區

運費有機會下調
政府擬減港口費增5碇泊區

為吸引更多遠洋及內河船使用本港港口設施,政府有意降低船舶的港口/燈標費、碇泊費及內河船入港許可證費,並建議在奇力灘及大嶼山以北的大小磨刀洲增設合共5個碇泊區。政府估計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後,將每年少收約6000萬元,但可以鞏固中轉港地位,得益更大。

【本報訊】市場消息透露,港口發展局屬下港口發展顧問小組上周開會,擬定一套提升本港港口服務的方案,重點是吸引更多內河及遠洋船經本港港口,將貨物運往歐美或東南亞市場。
政府建議削減的費用,包括將港口/燈標費,由現時每百噸57元減至54元;並將碇泊費,由原來每百噸收47元(港外)及69元(港內),改為首12小時免費,之後每小時收2元。以一艘6500噸船泊港兩天計算,可節省三分一(約1500元)費用。

收費約省三分一

此外,內河船的入港許可證收費亦考慮引入月票形式,每月最多入港10次,只付5次費用,變相減價一半。為配合可能有更多遠洋及內河船經香港轉運貨物,政府建議在大嶼山以北的大小磨刀洲及奇力灘增設5個碇泊區,方便船舶在海上拋錨上落貨,料有助增加中流作業的生意。

每年少收6000萬

政府估計,推出一系列減費計劃後,庫房每年料將少收約6000萬元。不過,減費可吸引更多內河及遠洋船來港,使用葵涌碼頭及中流作業服務,香港港口因此加增的得益,應可彌補少收費的損失。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表示,支持政府的建議。

鞏固中轉港地位

他指出,內河船近年為香港帶來大量來自珠三角的轉口貨物,政府調低內河船入港費用,將吸引更多內河船使用本港港口設施,令班次增加,付貨人有更多選擇,運費可能因此降低。
據悉,政府亦希望借此機會,推廣本港的海事仲裁,並有意提供船舶註冊登記優惠,船舶在港註冊兩年,續期時可減免半年註冊費用,不過,登記船舶必須無被扣留紀錄,並要選擇香港為仲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