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證券資產在5月份淨吸納的外資是3個月來最多,足以填補該月的貿易逆差,反映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的表現持續勝過歐洲和亞洲,吸引更多外資流入。不過,美滙未能明顯受惠。
足以填補5月貿赤
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投資者5月份購入的美國國庫債券、公司債券及股票等金融資產,淨額達600億美元(約4680億港元),較4月份增加25.5%,符合市場預期,是2月以來最多,也是該月至今首次多過貿赤,而5月份貿赤為553.5億美元。4月份資金淨流入額由原初公布的474億美元,向上修訂為478億美元。
在截至4月的過去3年,外資每月平均淨購入595億美元的美國金融資產。數字不包括海外直接投資與銀行存款。
外資前月吸納的美國國庫券淨額由4月的247億美元,增至276億美元。
美股現資金淨流失
不過,外資前月淨沽出7200萬美元的美國股票,是去年9月以來美股首次出現資金淨流失,而4月份外資淨買入總值46.7億美元的美股。
儘管美國整體金融資產前月流入淨額增加,但因股市流失資金,加上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將於本周三和周四在國會作證,投資者吸納美元的意欲受影響。
數據未能支持美滙
歐元昨天曾高見1.2085美元,升0.50美仙;美元兌日圓低位一度見111.85,跌0.31日圓。紐約早市,歐元報1.2059美元,升0.24美仙;美元報111.76日圓,跌0.39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