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金融服務公司花旗集團(Citigroup)上季純利激增逾三倍,但仍差過預期,主因是利率趨升,以及來自定息收入證券的交易和包銷收益減少。另外,美國第2大銀行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上季純利增長逾一成,受惠於商業信貸、信用卡收費上升,以及該行去年收購FleetBoston後,成功削減成本。
【本報綜合報道】花旗次季純利50.7億美元(約395.46億港元,或每股97美仙),較去年同期的11.4億美元(每股22美仙)增長345%,惟遜於市場估計的53億美元(每股1.02美元);營業額跌3%,至202億美元(約1575.6億港元),亦差過市場預測的216億美元。
由於去年次季有49.5億美元法律訴訟撥備,若不計該筆撥備,花旗上季盈利跌5%。由於已作出撥備,花旗毋須再撥出開支應付安然(Enron)股東上月索償的20億美元。
毋須再作訴訟撥備
由於息差收窄,花旗上季來自債券和衍生工具買賣的盈利受損,定息收入業務營業額大跌28%;資本市場和銀行部門盈利則跌31%。但集團上季開支亦減少40%。
全球市值第9大公司美銀次季純利43億美元(約335.4億港元,或每股1.06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8.5億美元(每股93美仙)增長12%,高於分析員預期的每股賺1.01美元。
美銀上季盈利增12%
這是美銀去年收購FleetBoston以來,首個全面反映兩行整合後的季度業績。美銀表示,來自併購及重組的開支,令上季每股純利減少2美仙。
在行政總裁劉易斯(KennethLewis)領軍下,美銀積極擴展消費者及投資銀行業務,迄今已連續15季錄得純利增長。該行上季營業額按年增長7%,達142億美元(約1107.6億港元),高於預期的140.4億美元。
花旗股價昨天早段曾大跌2.5%,至45.28美元;美銀股價最多挫1.5%,低見45.28美元。